1 / 5
文档名称:

住院药房口服摆药常见问题及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住院药房口服摆药常见问题及建议.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25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住院药房口服摆药常见问题及建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住院药房口服摆药常见问题及建议[摘要]规范住院药房口服摆药管理对于提高住院药房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笔者根据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各种影响摆药操作质量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关键词]住院药房;摆药;问题及建议;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7(c)-0195-02本院是一所基层二级医院,住院药房用药自从实行集中摆放制以来,为临床工作和药品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该办法在药品合理使用、方便患者用药、防止用药差错等方面有许多优点,其核心就是强化药品管理。但由于本院住院药房无净化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且仍采用人工摆药的方式,在口服药品的管理上存在一些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现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报道如下:,摆药室的操作环境无法达到GSP的洁净要求,并且摆药只能由药师手工操作完成,每位药师每天大约要摆出几千片药品,工作量很大,导致影响摆药操作质量的因素较多。在摆药过程中,合格的药品要经过摆药前的拆零、调配和核对发药等多个环节,如果摆药室的卫生条件不好,摆药时的药杯和药匙没有按时消毒,或调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直接用手接触药品,都会使药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药师送至各个病区,经护士核对后存放在护士站,这就导致药品储存的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某些药品会因为受到光线、空气、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潮解、崩解、变色、裂片和结块等一系列的变质现象。如替米沙坦片,其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水潮解而变色;有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物,如调节肠道菌群的双歧三联活菌类药物培菲康,要求2〜8C保存,在室温下放置太久也容易影响药品质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个体差异,或是为了得到一些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需要将药品分劈成1/2或1/4后使用。如***片为25mg/片,;如螺内酯片为20mg/片,常用摆药剂量为10mg/片。而许多药片上没有刻痕,易造成分劈操作后给药剂量不准确,有人将8种口服药品各5片分劈后用分析天平称重,结果表明,8种药品的分劈片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1]。分劈片剂的剂量不准确会造成药品的剂量不足,从而达不到治疗作用;而对于毒性大的药品如果超剂量就有可能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产生严重后果。本院在药品分劈操作时,也只是用剪刀进行分劈或直接用手掰开,只能粗略目测大小,而没有具体的措施和相应的标准。,在标签上一般只会粘贴药品名称、规格,而不会注明有效期、厂家等内容。在下一次添加药品时,如果磨口瓶里还有未使用完的药品,会使瓶底药片的质量难以保证,造成药品批号、有效期混乱;而如果有两个厂家的同一种药品不等用完就倒入,还有可能造成药品生产厂家的混乱。,又没有任何的标识,去掉包装后很难被辨别。如碳酸氢钠片和缴沙坦片、***异山梨酯片和地塞米松片、***化钾片和丙戊酸钠片等,它们的外观、颜色和厚度都十分相似,很难依靠肉眼区分,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