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中的运用.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6/26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中的运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中的运用□陈文峰(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江苏镇江212003)摘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当今我国的刑事政策。监狱的宗旨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监狱的根木任务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在监狱的刑罚执行工作中,必须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才能更有效地改造罪犯。关键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分级处遇;刑罚执行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分析(一)“宽”所谓“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指“与社会宽严相济的“宽”指宽缓、轻缓。包括两层含义,形势、犯罪形态与犯罪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对刑事第一,当轻则轻,指对于轻微犯罪,应处以轻缓的刑犯罪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科学、灵活地运用从宽罚,这是罪责刑适应原则的题中之义,是刑法公正的体和从严两种手段,打击和孤立极少数,教育、感化现;第二,当重而轻,则指所犯罪刑较重,但有法定或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酌定从轻减轻情节,则依法应适当宽宥。当重而轻,在果的统一”。简而言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就是于体现刑法的教有意义,从而感化犯罪人以鼓励自对于轻重不同的犯罪和犯罪行为人,分别采取宽松新。轻刑化是国际行刑发展的必然趋势,宽严相济和严厉的处罚措施。刑事司法政策之“宽”正顺应轻刑化的时代要求。宽严相济的“宽”、“严”与“济”三个字分(二) “严”别体现以下内涵。宽严相济的“严”,指严格、严厉和严肃。严格是指法网严密,有罪必罚;严厉是指刑罚苛厉,从重惩处;严肃是指司法活动循法而治,不徇私情。在上述三种“严”的含义中,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严格与严厉。所谓严,即法网严密,严格迫究刑事责任,不放纵犯罪,做到有罪必罚。厉指法律苛厉,借以产生威慑力,达到使社会个体或群体慑于法律而消除犯罪意图之目的。国内著名刑法学家储槐植提出刑法的四种模式——严而不厉、厉而不严、不严不厉、又严又厉,并指出了“严而不厉”的改革方向。[1]“严而不厉”意味着法网严密,刑罚却并不苛厉。“厉而不严”则正好相反。以此为标准,我国刑事法律应属后者。意大利著名刑事法学家贝卡利亚曾旗帜鲜明地指出,刑罚不在于苛厉,而在于使犯罪分子及时受到惩罚。就效果而言,严密较之苛厉具有更好的边际效益。刑法的威慑力并不因为其苛厉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相反,会导致其边际效益下降。法网严密,厉而有度,才真正是宽严相济之“严”的精义所在。(三) “济”宽严相济中之“济”,意指互助、补益,宽以济严,严以济宽。刑法所迫求的目标不在于以苛厉之刑矫治犯罪,而在于不枉不纵地及时对犯罪之人施以正当之刑。这种情形下,施以宽缓之刑即可以达到刑法所要达至的效果,是谓宽以济严。而严以济宽,则是当宽缓的刑罚不足以产生应有效果时,严密的法网增加治罪的普遍性而产生补益之效果。刑罚的效果既不是越重越好,也不是越轻越好,关键在于适宜。只有轻重适宜,才能有效控制犯罪。诚如贝卡利亚所揭示的,刑罚不在于严厉,而在于使犯罪分子及时受到惩罚。笔者认为监狱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该是:“依法行刑,严而有据、宽而有理、宽严有度。”(四)监狱执法工作宽严相济政策之分析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灵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指出:“刑罚犹如双刃剑,用之不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2]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中的宽与严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宽严相济要求监狱根据罪犯在改造中的实际表现,坚持区别对待,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