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致良知学习一周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致良知学习一周心得.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20/6/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致良知学习一周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传****录》一周心得汇总20180826今天是8月20日,星期一,新的一周开始了,祝同学们一周正能量满满。今天学****了徐爱请教老师关于“格物”的思辩。“事”即是“物”。先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意如果在视听言动,视听言动便是物,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不诚无物”、“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先生在本章中还说,笃信圣人是对的,如果论切实用功,反求诸己更切实。由此带来的思考是:“格物”就是在做事上磨炼,在做事上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意)。所以观照有两种,一种是随时觉察,一种是反求诸己,或者称之为“内观”与“回观”,“内观”就是及时察觉自己的念头,在念头见于外之前,就格去,就引导好了。另一种是因为人的念头太快,很多时候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就已经做出一件事来了,此时,就需要“回观”,要反过来看自己的内心,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复盘”。这两种观照之法经常做,努力做好,意念就会变得质朴纯粹,心就会变得空灵,良知和智慧就会像不竭之泉源,灌溉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补充一点:为了更好地观照,笃信圣人,建立观照的标准,这样,反求诸己就是一种不断的提升和攀登。今天是8月21日,星期二。今天学到先生言“格物”之“格”,先生说“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也是“格”。所以,格这个字,既是指格物,于事上磨炼,于事上思考,激发心之良知,也是指修心本身,按先生的说法,修心也是事,知行本合一。明德就是天理,明明德就是穷理。心性理道德,本是一体,在具体应用的层次上,则是心生道,道生德,德生事业,做事有德,就合于道,道自心生,心与天理相合。只是多数人良知被私意蒙弊,我们需要胜私复理,让心之良知无障碍,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仁爱就会充塞流行,心里就全是良知。心里全是良知,则发生之意全是诚意,所言所行就会合于道,呈现于德。于是,厚德可载万物!先生在这里用了四个字:胜私复理。战胜私欲。有时先生会用“去私欲”,可见,对待私欲,先生也认为,有很多方法,可胜之,可去之,这也给我们打开了思路,就是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去除私欲,明了良知!今天是8月22日,星期三。今天学****最大的收获是搞清楚了先生所说的惟精惟一。先生说:博文就是惟精,约礼就是惟一。又说:理之发见可见者是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是理,只是一物。礼即理,约礼就是要此心纯是天理,要在理的发见处用功,比如事亲时,要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事君时,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至于其他的行为语言,都是如此,随理的发见处,就在那上面学存天理。文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理就是事情背后的天理。我们要在事上用功,在心上穷理,做事用心思考,合乎天理。孝顺老人时,在按孝顺老人的天理做事,言行举止,都要努力合乎天理。所以,博文就是惟精,指的是做事要不断精进,约礼就是惟一,指的是存此天理。惟精就是事上磨,惟一就是良知天理。在事上磨,达致良知,就是惟精惟一的功夫!今天是8月23日,星期四。今天看到先生讲人心只有一个。学生认为道心与人心是两回事,先生告诉学生说,天理人欲不并存,应该去人欲存天理,回归到心的精一处。人心的本质是清澈通明的,是与天地同频共振的,天地是最为光明磊落的,去掉杂欲,回归光明的本性!今天是8月24日,星期五今天学到先生与徐爱讨论《春秋》、《左传》等的著述问题,先生说,写弑君,弑君就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