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与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广大教育工作者冲破层层阻力,克服各种困难,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教育方面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肯定了现阶段应突出发展人的独立个性与主体性,开始冲破了学校长期在培养人方面的机械划一、平均发展、千人一面的僵局,把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主体性弘扬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一、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1、 认识上的局限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严重危害性和实施素质教仃的极端重要性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理论界对什么是素质及素质教育如何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如何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还不一致。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提法,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对“应试教育”的提法感情上难以接受。2、 发展上的不均衡由于过去不少地方不适当地偏重于重点学校的建设,忽视一般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建设,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使得在基础教育中为了让学生考上重点中学,同样在热衷于应试教育,以致无法彻底避免“择校”现象。3、 素质教育观念误区教育思想的因循守旧和偏颇失度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1) 教育过程中浓重的功利性思想。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实现。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学校明显地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违反教育规律,急于求得素质教育的“实效”,让学生放弃一些必修课,或不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专攻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等,只求特长形成。这将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结构,有悖于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2) 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矛盾的观点。有一种错误倾向,认为素质教育是学科教育以外,或者是非考试学科的任务,现在学生负担普遍过重,学科学习尚且安排不过来,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素质教育,致使以文体活动、课外活动代替素质教育。(3) 素质教育与专项教育分离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增设活动课程或讲座等来进行。在知识更新周期廿益缩短,学生负担普遍过得的今天,这种仅靠增设若干活动课或讲座,而不是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育人环境上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就不可能从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4) 片面追求素质教育所谓“特色”目前有些学校不顾教育质量,一味追求学校某一方面的特色,不求和谐发展,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国家教存方针下,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在某一范围的同类学校中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的学校。一所学校,如果校长的素质和教师的素质都没有得到优化,那么学生的素质就很难得到优化,就不可能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即使具有一某一方面的特色,这样的学校也不能称之为特色学校,否则提特色学校建设就失去了时代意义。4、 教师队伍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它要求重新认识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重新确立教育日标,重新构建为实现目标服务的课程,重新设计教育的组织原则与方法原则等。但其核心仍然是解决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构也极不合理。学历合格教师的个体素质状况也不容乐观。同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滑坡现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思想观念陈III,教学方法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