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环境法要点.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法要点.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3/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法要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法要点一、环境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又称纪律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依照行政隶属关系, 依据有关法规或内部规章对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违法失职和违纪行为的所属人员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行为。二、环境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 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三、监督管理体制: 也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u, 是指有关环境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责权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四、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并致他人损害时, 应以过错作为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的责任。可见依过错责任原则, 若行为人没有过错, 如加害行为因不可抗力而致, 则虽有损害发生,行为人也不负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 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 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任。) 五、无过错责任: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不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即不论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没有过错, 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七、征收排污费制度: 是指国家以筹集治理污染资金为目的, 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 依据法定的征收标准, 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法定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征收费用的制度。八、”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 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工程建设, 其中防治污染和防止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一、水污染防治基本制度: (1 )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2 )水环境标准制度(3 )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5 )水环境信息统一发布制度(6 )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7 )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8)“区域限批”制度(9 )排污许可证制度( 10 )限期治理制度( 11 )公众参与制度( 12 )环评、三同时制度( 13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14 )征收排污费制度( 15 )现场检查制度( 16 )淘汰制度( 17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制度( 18 )跨区纠纷解决制度二、大气污染防治: (1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 )大气环境标准制度(3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规划制度(4 )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制度(5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6 )排污申报登记和许可证制度(7 )征收排污费制度(8 )限期治理制度(9 )清洁生产和限期淘汰制度( 10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11 )现场检查制度三、环境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的适用条件: 第一,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 第二,吊销许可证照; 第三,较大数额罚款。四、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第一、违法事实确凿; 第二、有法定依据第三、符合《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五、环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