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往生论[1].往生论注》白话译解.doc

格式:doc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往生论[1].往生论注》白话译解.doc

上传人:陈晓翠 2011/1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往生论[1].往生论注》白话译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往生论★往生论注》
白话译解
内部辅导资料
隆盎居士译编
印光大师:序(语译)

生死是人的第一大事。净土法门是了生脱死的至高无上的微妙法门。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浩瀚如深广的大海,其中最能体现佛普度众生本怀的,唯有净土这法门而已。就是下根器的凡夫,只要信愿念佛,都可以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根圣人,如果肯回向极乐,即可迅速圆满成就成佛的觉道。依仗佛的慈力与只依靠自力修行,其难易用一天与一劫相比更长。天亲(世亲)菩萨,广泛造作各种论议,宏扬阐发佛乘,又根据《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论》,开示五门修行的方法,令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充分展示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念门。在观察门、详细展示净土的庄严,如来的法力和菩萨的功德。让一切见闻者,都愿意往生。昙鸾法师撰写《注》,详细解释《往生论》,直捷地把弥陀的誓愿,天亲的衷怀,彻底圆满的彰显和盘托出,如果不是深得佛法心髓,具足无碍辩才,怎么能如此完善呢?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的归宿和趣向。所以《华严经》中与诸佛所证一样的等觉菩萨,还必须以普贤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至于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慈恩、清凉、永明等,自行化他,同归极乐净土,都是有来由的大菩萨。知道这一事实,那么只依靠自力,不依仗佛力的修行者,可以猛然警觉,幡然悔悟了,应该发愿,现生即得出离此娑婆世界而往生弥陀的极乐世界,与观音、势至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经常亲近阿弥陀佛,以求证得不生不灭的无生法忍,究竟圆满成佛。我的话如果不足以让你信服,那就请问普贤菩萨,自然就会没有怀疑了。
民国十一年(1922年)壬戌五月望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蕅益大师所选编的《净土十要》,实在是净土宗最重要的微妙经典。成时大师为了广泛流传,特意节选简略,致使文义隐晦,稍嫌有违背蕅益大师的初衷。因此特收罗原本再排版印刷为四册。由于有的卷稍薄,所以就选取古德宏扬净土的重要文章,附录在后面。有如帝王网络上的宝珠,互相辉映,实在是净宗的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认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是净宗的重要典籍,世上不大流通。昙鸾法师的《往生论注》,文词流畅完美而义理深邃,足以开启人们的正确智慧,发起人们的正信,确实是净业学人的大导师。可惜中国国内,此书久已失传。清末杨仁山居士,将它从日本请回,刻印流通。因为《论》与《注》是相联在一起的,初机很难分辩判别,所以逐段标出,请徐蔚如居士在北京刻印出来。现在准备将此书与莲华世界诗合为一册,作为《净土十要》的附录,希望它与《十要》一同流传于世,就可以让在三界火宅经常被焚烧的同志,知道此宅之外,原来还有最极清净的最极安隐的家乡。从而当仁不让,奋起争先,一同出离五浊恶世,一同登上九品金莲,共同参加莲池海会,共同侍候亲近无量寿佛,从而渐次证得无生法忍及无上菩提。这样对上不辜负佛的教化,对下不辜负自己的佛性,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民国二十一年(1922年)壬申季春释印光识
目录
印光大师序(语译) 2
第一概论
释名 3
(一)、无量寿经 3
(二)、优婆提舍 3
(三)、愿生偈 4
辩体 4
明宗 4
明力用 4
判教相 4
论主、译注者简介 5
(一)、论主:婆薮槃头 5
(二)、译者:菩提流支 5
(三)、注者:昙鸾大师 5
第二序分 6
归敬序 6
发启序 12
第三正宗分 14
依报庄严清净 14
清净功德 14
量功德 17
性功德 18
形相功德 20
种种事功德 20
妙色功德 20
触功德 22
三种功德 23
(1)、水功德 23
(2)、地功德 23
(3)、虚空功德 23
雨功德 24
光明功德 24
妙声功德 25
主功德 25
眷属功德 26
受用功德 27
无诸难功德 27
大义门功德 28
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30
正报庄严清净 31
(一)、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 31
座功德 31
身业功德 33
口业功德 35
心业功德 35
大众功德 36
上首功德 37
主功德 37
不虚作住持功德 38
(二)、观察诸菩萨庄严功德 39
不动应化德 40
同时遍至德 41
无余供养德 41
遍示三宝德 41
第四流通分 43
回向门 43
总结偈颂 43
八番问答 43
第五解义分 47
一、愿偈大意 48
二、起观生信 48
礼拜门 48
赞叹门 49
作愿门 51
观察门 51
回向门 52
三、观行体相 52
(一)、观器世间体相 52
清净功德 54
量功德 54
性功德 55
形相功德 55
种种事功德 55
妙色功德 56
触功德 56
三种功德 56
(1)、水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