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沂沭断裂带简介.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沂沭断裂带简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沂沭断裂带简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沂沭断裂带简介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 郯庐断裂( 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 分割成鲁东- 胶东断块和鲁西- 泰沂蒙断块。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 350 公里,呈北东北 15° -30 ° 方向延伸。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 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 组成网格状构造。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为: 昌邑- 大店断裂(F1) 、白芬子- 浮来山断裂(F2) 、沂水- 汤头断裂(F3) 和鄌郚- 葛沟断裂(F4) 。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 大店断裂和白芬子- 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 莒县断裂(F5) 。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中部为***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 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 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 昌邑- 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 130 公里。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 一般在 70° -80 ° ,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2 )白芬子- 浮来山断裂( F2) 该断裂是***丹山地垒的东边界, 与上述昌邑- 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 20° -30 °。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 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南北延伸约有 150 公里左右。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 F1和 F2 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 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 时而西倾。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个别地段( 浮来山西侧) 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3) 沂水- 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 又是马站- 苏村地堑的东界。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化上比较大,有北北西 340 ° 方向延伸,也有北东 30° -40 °方向展布。在临沂市北自沂水县马站、圈里开始,经高桥,道托花沟至沂水县城东地质八队西侧通过,南至临沂市汤头东,相公,隐覆于沂沭河平原地区,直至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