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20/6/2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只是甄别、选拔和评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合理地设计、调整教学环节。”“评价体系的作用范围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长期来一直采用全市统一等级考试作为学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在推动全市普及信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只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不足,甚至出现新的应试模式,不利于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深入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特别是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区县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改革中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2003学年,全市又有11个区县进行了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试点,为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了进一步规范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问题,特制订本评价方案(试行稿),以保证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健康发展。.过程性评价的目标《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能否落实的重要保证,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围绕课程的目标展开。”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围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既要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方法、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行为习惯。根据上述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既承担着让中小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任务,又承担着通过学习,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真实、开放问题能力的任务的能力,同时,它还承担为学生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学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任务。”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必须围绕这些任务进行,这些任务的落实情况,单靠结果评价是很难反映的。通过结果评价,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信息科技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发展、方法形成的历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历程和变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有更重要的意义。过程评价正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充分发挥评价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