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产业化示范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1)单位名称:****食品有限公司(2)法人代表:骆山(3)所有制形式:民营有限责任公司(4)单位概况****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期标准厂房17号,是一家以生产蔬菜水果罐头为主的食品加工出口经营民营企业。公司2004年6月登记注册,当年获企业进出口自营权,国家出口卫生注册号3400/01028。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蔬果类罐头生产线8条和配套齐全的生产经营管理设施,年生产能力20000吨。产品从原料基地种植开始到终极客户建有较为完备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装备达到,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企业2005年8月通过ISO-9001:2000、P质量体系认证。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总资产已达上亿元,,实现利税687万元。主要产品有三大系列:(1)食用菌罐头系列:包括双孢菇、白灵芝菇、鸡腿菇、草菇、杏孢菇、金针菇等;(2)蔬菜罐头系列:芦笋、青刀豆、甜玉米、青豆、云豆、番茄沙拉、五彩辣椒、胡萝卜、土豆、红薯、什锦蔬菜等;(3)水果罐头系列:糖水黄桃、梨、杏、苹果、草莓等。主要产品规格品种近百个,多个产品获美国FDA、欧盟IFS和加拿大官方认证。公司自成立以来产销两旺,客户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各种规格双孢菇产品和芦笋产品,国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出口创汇连年增长。产品远销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大洋洲、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通过严格的管理,出色的经营使企业的经营信誉和社会形象很快得到提升:2007年被阜阳市连续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先进龙头企业”;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农委授予蔬菜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加工型)”;总经理骆山被阜阳市政府评为“百杰优秀企业家”;企业被安徽农业大学选定为教学实践基地。公司积极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采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狠抓食用菌基地建设。目前该公司已相继在颍泉区的台庄和临泉县谭棚等地发展食用菌基地5000余亩,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致富,为阜阳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研究院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国务院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B、国务院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C、国家发改委《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E、《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F、《“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G、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2692号)H、《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深度要求I、《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J、项目建议书及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5、项目的由来及立项批复本项目系阜阳市规划实施的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并且是“颍泉区古西湖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由阜阳市发改委立项批复,概算总投资5870万元,规划为以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牲畜粪便等作为原料,开展无公害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并进行食用菌罐头及脱水干品菇加工,菌渣作为有机肥利用于项目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1000亩,建九架八层水泥龙骨标准菇棚1000个(菇床生产面积600000平方米,使用寿命七年)及与之相匹配的菌种场,通过新建加工厂扩大现有加工规模。建成后年可消耗秸秆30000吨,牛粪20000吨,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6、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项目批复,对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具体内容为: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分析、建设条件与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节能、劳动安全卫生、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进度、工程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及研究结论和建议。二、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及牛粪便进行食用菌种植,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促进本地区食用菌产业化,最大化的发挥食用菌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等方面上的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实现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扩大出口创汇,大力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