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中医诊断学》复习思考题..doc

格式:doc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诊断学》复习思考题..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诊断学》复习思考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问诊复****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 ,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 ,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的症状。 7. 日晡潮热指下午 3-5 时(申时)热势较高者。 ,先全身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 。因受惊而致心悸,或心悸易惊者,谓之惊悸。无明显外界诱因,心跳剧烈, 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者,谓之怔忡。 10. 目眩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症状。 11. 雀盲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的症状。 12. 妊娠恶阻孕妇厌食兼严重恶心呕吐者。 2 13. 除中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是假神的表现之一,是胃气败绝所致) 14. 里急后重指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 肛门重坠, 便意频数的症状。 15. 癃闭小便点滴而出谓之癃,小便全无谓之闭,合称癃闭。 16. 崩漏指非正常行径期间***出血的症状。若来势迅猛, 出血量多者, 谓之崩(中); 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者,谓之漏(下) ,合称崩漏。二、问答题 1. 《十问歌》的内容有哪些?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2. 问诊的内容有哪些? 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3. 简述问现病史的内容。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4. 外感病恶寒发热并见的机理?其临床常见类型有哪些? 机理: 外邪侵袭机表, 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 卫气宣发失常所致。外邪袭表, 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则恶寒;邪气外束,正邪交争,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类型: 1 )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2 )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 3 3 )伤风表证——发热轻而恶风(有汗) 5. 潮热的概念? 试述其证候类型及产生机理。指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的症状。证候类型与产生机理: ①日晡潮热:胃肠燥热内结②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③身热夜甚:温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6. 寒热往来的类型及产生机理。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正邪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常见于疟疾) 疟邪侵入人体,潜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部位,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此外, 气郁化火、妇女热入血室也可导致寒热往来。 7. 自汗与盗汗怎样鉴别,各自病机是什么? 自汗: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尤甚的症状。病机:气虚证、阳虚证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的症状。病机: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 8. 何谓绝汗? 试述其临床常见类型及产生机理。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临床类型及产生机理: ①亡阴之汗:高热烦渴,汗出如珠如油,热而粘手②亡阳之汗:身凉肢厥,大汗淋漓,汗稀而冷 4 9. 试述各种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1 胀痛: 1 )胸胁脘腹胀痛——气滞 2 )头目胀痛——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2 刺痛: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 冷痛: 1 )寒邪阻滞经络——实证 2) 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虚证 4 灼痛: 1 )火邪窜络——实证 2 )阴虚火旺——虚证 5 重痛: 1 )湿阻气机 2) 肝阳上亢,气血上壅 6 酸痛: 1) 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 2)肾虚骨髓失养 7 绞痛: 1 )有形实邪阻闭气机——胆结石、心肌梗塞 2) 寒邪凝滞气机——寒邪犯胃所引起的胃脘痛 8 空痛: 气血亏虚, 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 9 隐痛: 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 10 走窜痛: 1) 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为窜痛——气滞 2) 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称为行痹——风邪偏胜 11 固定痛: 1 )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瘀血 2 )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寒湿、湿热阻滞,热壅血瘀 12 掣痛: 1 )筋脉失养 2 )筋脉阻滞不通 10. 简述头痛部位与经络病变的关系。①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②头痛连项——病在太阳经③两侧头痛——病在少阳经④巅顶痛——病在厥阴经 5 11. 腰痛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①腰部经常酸软而痛——肾虚②腰部冷痛沉重, 阴雨天加重——寒湿③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④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结石阻滞⑤腰痛连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