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标准操作规程c.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标准操作规程c.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2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标准操作规程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种室操作规程1、 菌种室周围每周用84消毒液彻底喷雾消毒一次,没有硬化的地面,草丛花木等重点关注,尤其菌种室采风曰附近。2、 菌种室周围严禁存留、倾倒含有活菌的废液、废琼脂以及沾有菌液的物品等。3、 菌种室周围经常打扫卫生,不允许堆放垃圾。4、 菌种室附近下水道等每周清扫一次,下水道附近每周撒漂白粉一次。5、 走廊、各操作室、办公室每天打扫卫生,每周消毒水拖地一次或洒消毒水一次。6、 办公室内抹布、拖把每周浸泡消毒一次,每次不少于1个小时,其他清扫工具可喷雾消毒一次。7、 无菌室内不允许存有死角,内部物品尽量减少,室内消毒时注意物品挪动,不允许留有死角。8、 各无菌室内用具不能移动混用。9、 每天进无菌室前开启紫外灯30分钟对无菌室及缓冲间进行灭菌处理,当天用具(包括空白培养基)可同时放入缓冲间进行表面灭菌。.10、 进入无菌室后,%的新洁尔灭溶液洗手,擦拭操作台,然后用75%的酒精再对手及操作台擦拭一遍,并对所有放置超净工作台的物品也用75%的酒精进行揩擦。.11、 每月对无菌室空气洁净度进行监测一次,在工作台(工作时)和无菌室空气管道风曰处放置无菌双碟,37°C培养48小时后,菌落计数。12、 工作完毕,%的新洁尔灭溶液对操作台、墙面、地面、凳子进行擦拭,%的新洁尔灭向无菌室及缓冲间空中喷洒。并紫外灭菌30分钟。13、 所有废弃的活菌培养物均应放入蒸煮锅内煮沸30分钟方能丢入垃圾中。14、 对恒温培养间的脏物(如修理后、摇瓶破损等)应及时进行处理,尤其是摇床、培养架上的污渍,应用84消毒液液进行揩擦。15、 无菌室各房间每天下午下班前需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16、 每周对无菌室、操作室环境检查一次无菌情况:无菌室清洁后,取细菌培养基平皿,均匀放置无菌室内各工作位置上以及各缓冲间,〜37°C培养48小时后,计算菌落数,无菌室沉降菌均值应W3个/1111,操作室W10个/WLo17、 每月对无菌室、恒温培养间无菌空气管道送风曰纱布进行一次更换;纱布倒上5%新洁尔灭甘油液;18、 %碱水煮消一次传代培养的方法操作1、传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当遇到冷冻或干燥等处理时,会很快死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传代培养保存法。传代培养就是要定期地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木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产菌种的保存。传代保存时,培养基的浓度不宜过高,营养成分不宜过于丰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培养温度通常以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为好。若为产酸萌种,则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碳酸钙。一般地,大多数菌种的保藏温度以5°C为好,像厌氧菌、霍乱弧菌及部分病原真菌等微生物菌种则可以使用37°C进行保存,而覃类等大型食用菌的菌种则可以室温直接保存O传代培养保存法虽然简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①菌种管棉塞经常容易发霉;菌株的遗传性状容易发生变异;③反复传代时,菌株的病原性、形成生理活性物质的能力以及形成抱子的能力等均有降低;④需要定期转种,工作量大;⑤杂菌的污染机会较多。2、 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该法较前一种方法保存菌种的时间更长,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需氧细菌等的保存。此法可防止干燥,并通过限制氧的供给而达到削弱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目的。其具有方法简便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