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

上传人:sxlw2014 2020/7/2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教案模板教学内容课题: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时1课时间内容简析: 在这首诗里,开头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城阙辅三秦”,但见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风烟望五津”,再看朋友所要去的地方,千里迢迢,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一近一远、一明一暗的景物,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送别画面,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教学目标A类: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B类: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C类: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预****作业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板块个体学****清单第一板块、导入:5分,目标A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二板块、简介作者:5分,目标A(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第三板块、25分,目标C讲析诗歌:(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从哪里看出?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二)题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三)字词学****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情况。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宦(huà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四)分析诗句:,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学生回答。明确:长安、,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