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成都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卷.doc

格式:doc   大小:74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都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卷.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20/7/3 文件大小:7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都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D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1.(6分)(2019高三上·扬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________、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学生的整个学****生涯中****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倦怠现象,()。持久的学****倦怠容易使学生________,找不到学****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做事情都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________。学****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惯。一旦有了以上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的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惯的养成,________,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对学****产生持久性的消极影响。(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2.(6分)(2018高一下·邢台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歌词进教材,是补位而非“乱入”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还收录了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革新语文教材,可谓是由来己久的话题。此番,若非周杰伦的“闯入”,所谓教材的脱胎换骨,或许根本不会引发广泛关注。现实就是如此,一面是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另一面却是大家都缺乏具体路径。直至如今,终于有出版社“先行先试”,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方才后知后觉。对于很多人来说,流行歌曲忝列教材之中,无疑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既然扬言变革,总该有些突破才好。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是品生课、社会课、自然课,但就不是语文,必须改。”按照王旭明的理解,传统语文教材,承载了太多的宣教责任,反倒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其后果是,语文课本成为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却忽略了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某种意义上,“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与此不无关系。所以,让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中文启蒙”为优先考量,理应成为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顺着此一思路,将《天路》、《蜗牛》等歌曲收入教材,也就很可以理解了。仅就教学效果而言,此类流行歌曲天然具备优势。其用字浅易、行文直白,同时内容轻松、富有意趣,非常适合小学生识字****文。凡此种种,较之一些拗口的名作,想必更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一直以来,教材编撰者以致敬和传承的姿态,将一干经典名文统统塞进课本,而未曾充分顾忌儿童的认知偏好。另一方面,民间舆论也时常抱持“出身论”视角,对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在此思维内,经典篇目的退出、流行歌词的加入,极易被看作媚俗的倒退。而事实上,小学阶段更多只是识字断文、培养语感而己,那些名作的深意和妙处,未必为孩子们所理解。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轻松读些浅显文字便好。周杰伦的《蜗牛》,仅仅是收入了小学课本的“延伸阅读”罢了。动辄将之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既显得太过敏感、小题大做,也折射了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误区。必须重申的是,小学课本从不负责将名家名作兜售给年幼一代,而只是负责培养孩子们的技能与兴趣,从而让他们有能力识字、写作、阅读经典——只要流行歌曲能有此功效,同时“三观”刚正,就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对之妄加指点。也许,“歌曲成为课文”的唯一尴尬在于,该现象映射了了小学教材“无米下锅”的某种窘境。现代社会的作家、学人、教育者,对于教学规律缺少认知,对于写作儿童读本缺少动力。久而久之,教材编写者只能无奈抓些歌词“补位”。于此,难辞其咎者其谁,着实不容含糊。(《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对于传统语文教材,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出身论”的视角,对语文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收入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