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触电急救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触电急救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触电急救应急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触电急救应急预案-1 触电急救的原因 电气设备漏电或线路老化、破损、绝缘失效。 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75 %的潮湿场所。 含导电性粉尘,即生产过程中排出工艺性导电性粉尘( 如煤尘、金属尘等) ,且得以沉积在导线上或透入机器、仪器内的场所。 有金属、泥土、钢筋混凝土、砖等导电性地板或地面的场所。 工作人员可能同时一方面接触电气设备的金属构架、金属结构、工艺装备;另一方面接触电气设备的金属壳体的场所。 风机、水泵、原料车间皮带操作台和天车操作室都是危险场所。 违章操作, 非特殊作业人员擅自处理电气故障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 作业人员违反电气设备操作安全规程作业。 发生电气系统着火爆炸, 没有正确使用灭火器或采取的措施不当。 避雷装置损坏,雷电冲击损坏电气系统。 2 触电急救的现象 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 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 也称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运行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发生的电击( 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 ,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电击。 单线电击。人站在导电性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 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导体时, 由加在人体上的接触电压造成电击, 单相电击的危险程度除与带电体电压高低、人体电阻、鞋和地面状态等因素有关外, 还与人体离接地点的距离以及配电网对地运行方式有关;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中发生的单线电击比不接地电网中的危险性大。 两线电击。人体离开接地导体, 人体某两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导体时, 由接触电压造成电击, 两线电击的危险主要决定于带电体之间的 2 电压和人体电阻, 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应当果断指出, 漏电保护装置对两线电击是不起作用的。 跨步电压电击。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 两脚之间承受的电压造成电击, 当电流流入地下时( 这一电流称为接地电流), 电流自接体向四周流散( 这时的电流称为流散电流)。于是, 接地点周围地面将带有不同的对地电压, 人站在接地周围时, 两脚之间承受电压, 遭受跨步电压电击; 正常时有较大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附近, 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可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防雷装置遭受雷击或高大设施、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 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地装置或接地点附近地面产生的电位差,也可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电伤。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 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 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 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 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 后者是电弧发生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 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 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 金属熔化、汽化, 金属微粒渗入皮肤, 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 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 由于中枢神经反射、肌肉强烈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