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16/3/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7-5-8 中国环保网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除汉族外, 还有 26 个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尚未确定族别的民族聚落。从族源上来讲, 这些少数民族有的属于古代百越的后裔, 有的由北方迁徙而来, 还有的则属于云南的土著民族; 从语言上讲,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从宗教信仰上来说, 有的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如回族), 有的信仰佛教( 如傣族大多信仰佛教), 更多的民族则有着自己独自的宗教信仰****惯和仪轨。作为人类适应生存环境过程中的社会历史积淀的产物, 云南各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俗、禁忌和****惯法中, 有许多与环境和生态有关的内容, 本文准备对这些文化现象加以介绍和分析, 并考察近几十年来民族文化变迁过程对当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从而为今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环境理念的顺利接轨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 26 个少数民族中, 几乎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俗、禁忌乃至****惯法。这些文化现象中, 有的是直接出于保护民族社区或者聚落的环境的目的, 更多的则是由于各个民族自身的宗教崇拜或者其它一些社会历史原因, 但他们在实际上无疑都对当地的生态平衡环境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分别介绍云南各个少数民族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几种典型文化现象。(一)原始崇拜和祖先祭祀中孕育出的“神林”文化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一种神林文化,既在村寨后方或附近,有一块被赋予神秘色彩或者被作为宗教崇拜对象的的树林。这种“神林”在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苗族、水族、瑶族等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各个民族中, 这种树林有不同的称谓,如“密枝林”、“祭龙林”、“神林”、“垄林”、“竜林”、“龙树林”等。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神林”有不同的意义, 大多与各民族的原始崇拜和祖先祭祀有关, 主要有三种涵义: 一是原始崇拜中的护寨神; 二是掌管风调雨顺的神灵或神龙所在地或化身; 三是安葬祖先的地方。有的民族还对不同的树林或者树木赋予不同的意义如在一些傣族村寨中, 神林包括“垄林”和“竜林”, 前者位于村寨背靠的大山上, 是村寨的保护神, 后者一般在村子左右两侧, 是村寨的公共墓地; 又如彝族的神林有龙树、护寨树、山神树、风水树等具不同象征意义的树木。由于上述原始崇拜的缘故, 各个有“神林”文化的少数民族对这种树林都十分崇敬,一系列民族节日、祭祀活动和禁忌****惯都与“神林”有关。笔者 1998 年调查的哈尼族村寨中,每年定期两次在“龙树林”中举行“祭龙”的活动, 其间有详细的仪轨和程序, 村寨中的男女老幼都极为重视。在少数民族文化观念中,“神树”和“神林”是圣洁的, 平时人不能在里面打猎甚至行走, 更不允许在其中放养牛马牲畜。由于民族传统文化客观上的保护功能, 许多自古就有的“神林”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状况, 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许多傣族村寨, 即使是在“文革”中因错误的政策而大量毁林开荒的年代, 仍然固守着埋葬祖先的“竜林”里神圣的树木, 从而保全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二). .页脚云南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并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农耕文化, 其中也有许多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下面以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和傣族的稻作文化为主作一介绍。哈尼族世代生长在云南南部的哀牢山脉,那里有以红河为主的众多水系和高山纵谷,年均气温 20 ℃— 30℃,年日照 2000 — 2500 小时,在干热河谷地带,蒸发量很大,在高山区凝成浓云密雾终年笼罩, 或化为倾盆大雨瓢泼而下。如前所述, 自古既有的广袤森林, 被哈尼族尊为神林着意保护, 成为巨大的绿色水库, 无数溪流终年沿沟箐流淌, 成为“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的自然景观。哈尼族利用这种环境特征, 修筑了众多缠绕大山的沟渠, 又在沟渠下开发一山一山的梯田, 用大大小小的水网将溪流引入田中灌溉。水流经过梯田层层下注, 最后汇入谷底江河, 又蒸发为云雾阴雨驻留在高山森林中, 形成了周而复始、永不衰竭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系统。哈尼村寨也选在梯田上方, 人们可以居高临下, 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同时便于山水将人畜肥料冲入田中,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哈尼族的梯田(稻作)文化被誉为“山区农业的最高典范”。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具有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 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稻作文化。“这一文化体系以适宜稻作农耕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稻作生计方式为核心, 以相应的资源管理制度、农耕礼俗、精神信仰和优长互补的山坝民族关系为调适器,以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为动力,保证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数千年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平衡和谐,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