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未来学校评估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8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未来学校评估标准.doc

上传人:xd3225 2020/7/4 文件大小:1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未来学校评估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分)校级领导理解未来学校建设的重要性,有建设未来学校的全局观校领导对未来学校信息化、数据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理解,将“未来学校”的建设融入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1校领导对于未来学校信息化和数据化的建设有全局观,了解建设所需的资源和重点,以及信息化各要素建设(包括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硬件和软件建设等)之间的关系。2熟悉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规划、重要文件等)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当前发展的优势和困难有确切的了解,对于下一步争取和整合资源促进信息化发展有明确的想法。(11分)制定未来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与统筹工作建立科学化保障机制与健全规化制度体系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建设整体建设规划,容具体、可操作性强、重点突出、科学合理8有明确的未来学校建设保障机制,结合发展规划在经费投入、资源组织模式、管理流程变革、服务外包等方面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1推进工作常态化、规化,建立健全规化的未来学校建设制度管理体系,包括管理、使用、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例会会议等制度体系1规划容被学校教职员工普遍了解,“未来学校”建设团队体系化组织与执行力(5分)未来学校团队建设合理,有多元化评考核与激励机制,团队执行力强建设分工合理的“未来学校”建设团队,主管校长、信息主管、教研部门、学科教师都在团队中分工明确1有合理的“未来学校”建设工作评估考核及激励机制1信息主管对学校的硬软件建设、课堂教学技术支持、企业联系与维保制度等非常熟悉且能积极推动发展。1分管领导和教研部门能与技术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推动技术支持下的课堂、课程、评价、“未来年级”建设(20分)“未来年级”建设工作到位,学校各项建设支持“未来年级”常态化一对一教学学校有至少一个年级成为“未来年级”,软硬件及教师配备到位(未实现一个年级的,以下项目得分按比例缩减)12学生的移动互联设备在课堂上的使用实现常态化(至少每周两次)3未来课堂涉及多个学科(至少两个学科,其中有一科必须是语文或数学)3移动互联设备在课堂上不仅仅用作师生互动(反馈器),(5分)教师培训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层融合作为重点,培训成体系教师培训包含系统化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理论主要指导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变革2教师培训包含系统性的常用软硬件功能使用和信息素养的培训1教师培训包含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实操培训1培训容相互联系,(9分)教师培训资源合安排合理,依托技术、平台和各方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对零散式培训资源能够有效地选择和整合,成为科学的培训体系。组织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人员外出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研讨、考察学****等,次数多,培训教师比例高,覆盖面广2依托企业等外部资源对教师进行跟进式技术培训2依托校本培训(教研、赛课等)活动,对教师进行常态化多频次技术与教学培训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教研,扩大教研的影响和教研资源的来源1根据培训目标对零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6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研修与专业提升,数据支持教师更好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参与网络研修社区,通过网络研修、网上学****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能力1教师愿意尝试使用新的技术和软硬件来支持教育变革,尝试的应用经验有分享交流机制1教师积极参与与教育信息化和数据应用相关的,由科研部门主导的教育科研活动1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数据记录和分析,()学校接入高速宽带有线网络电信/移动/教育网提供网或专线接入/(主干1000M,桌面100M),、AP等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wifi网络覆盖教学区域1wifi覆盖其他区域(办公室、操场等)2Wifi速度满足移动互联教学的需要(至少一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使用移动互联)(3分)学校利用服务器对学校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和备份学校有网络中心对服务器进行存储和管理,网络中心干净整齐,,机柜,路由,UPS,交换机等配置完善,,应用充分,避免僵尸(有服务器用于校园数据的管理和存储,有服务器用于校园数据的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