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阑尾炎患者外科护理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一病因和病理(一) 病因阑尾腔梗阻是促使阑尾炎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阑尾是与盲肠相通弯曲盲管,管腔狭小,蠕动慢, 易被食物残渣、粪石、寄生虫等因素造成腔内梗阻, 此时腔内分泌物积聚, 压力增高, 粘膜受损, 腔内细菌即可乘机侵入引起感染。当胃肠道功能紊乱时, 阑尾管壁痉挛造成排空和管壁血运障碍,也易导致细菌侵入发生感染。(二) 病理学变化急性阑尾炎根据其发病过程的病理变化, 可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1. 急性单纯阑尾炎炎症局限于阑尾粘膜层和粘膜下层。阑尾轻度肿胀, 浆膜充血并失去光泽, 阑尾表面附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粘膜可发生小溃疡。 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此时炎症加重, 阑尾肿胀明显, 浆膜高度充血, 有脓性渗出物附着。阑尾粘膜的溃疡面加大,腔内有积脓。 3. 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壁局部或全部因血管栓塞而坏死,病变处呈暗紫色或黑色,常并发穿孔。 4. 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 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 出现炎性肿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三) 阑尾炎的转归根据病人抵抗力强弱的不同, 阑尾炎的转归可有以下三种形式: 1. 炎症消退一部分单纯性阑尾炎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但由于管腔狭窄、管壁增厚, 阑尾粘连扭曲,易使炎症复发。 2. 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 阑尾被大网膜包裹粘连, 炎症局限化; 如脓液较多则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脓液不多亦可渐被吸收。 3. 阑尾炎症较重,又未予切除或其他治疗, 可使炎症扩散, 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等。二临床表现(一) 腹痛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因初期炎症仅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 由内脏神经反射引起上腹或脐周疼痛, 范围较弥散。数小时后炎症波及阑尾浆膜层和壁层腹膜, 刺激体神经, 此时腹痛转移至且固定于右下腹。若病情发展快, 腹痛一开始即可局限于右下腹, 而无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若持续性剧痛范围扩大, 波及腹大部或全腹,是阑尾坏死或穿孔并发腹膜炎的表现。(二) 消化道症状早期有反射性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肠功能紊乱可有便秘或腹泻。若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三) 全身症状早期体温正常或轻度增高, 当阑尾化脓或形成坏死疽后, 体温明显增高, 有脉搏、呼吸增快、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三治疗原则急性阑尾炎均宜行阑尾切除术。但对单纯性阑尾炎及较轻的化脓性阑尾炎, 也可试用抗感染、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对有局限化倾向的阑毛周围脓肿则不宜手术, 采用抗感染等非手术疗法, 待肿块消失后 3 个月, 围手术期再行手术切除阑尾。四围手术期护理(一) 术前护理[ 护理评估] 1. 病史和健康史评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 术前需了解疾病发生的诱因, 如有无急性肠炎、慢性胃肠道疾病、蛔虫病、生活不规律和暴饮和暴食等, 以便做好预防指导。了解既有无类似发作史, 尤其是怀疑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详细询问患者的起病经过, 特别应了解是否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是否伴有胃肠道和全身中毒症状等。 2. 体格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 术前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在体检中需特别注意右下腹是否有一固定而明显的压痛点, 此压痛点在腹痛转移到右下腹之前就已存在, 是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