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不同时期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始终是各种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1347-1351 年,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5 年内导致欧洲人口的 1/3 (2400 万人)死亡。 1853 年,英国三个城市死于霍乱的人就高达 10675 人; 1854 年,伦敦一条街附近曾经出现两周内死亡 500 多人的悲剧。 1918 年,欧洲爆发的“西班牙流感”造成 400 0 万人死亡。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饮用水的供给、抗菌素的发明和使用、免疫疫苗的诞生和推广接种、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改善等,人类已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多种传染病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自20世纪 50年代以来,在传染病得到控制的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不断上升;在人口死因顺位上,这些慢性病在许多国家往往排在死因前一、二、三位。这种情况不仅发达国家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也几乎如此。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各种不良行为和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其中最为重要的行为因素是吸烟、过量饮酒、膳食机构不合理、缺少运动和心理应激能力下降;意外伤害,如车祸增多也是危险因素之一。从许多病因分析中看到, 60% 左右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而 70-80% 的人又死于这些慢性病,“行为和生活方式病”的流行严重危害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自20世纪 70年代以来,传染病再度肆虐人间,其主要表现为:①一批被认为早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如结核、白喉、登革热、霍乱、鼠疫、流行性脊髓灰质炎和疟疾等; ②新发现数十种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病、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出血性结肠炎等。究其原因如下,①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如在结核病中,全球有约 1亿人属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被WHO 列为结核病告负担的国家有 22 个,遍布亚洲、东欧、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其中印度和中国位列第一、第二位;②城市化和人***炸使人类传染病有增无减:城市化造成大量贫民窟的形成,贫穷、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是传染病滋生与发展的温床;③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④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也助长了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⑤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栖息****性,均可能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心脑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非传染病疾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断增加,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 20年来,我国人口总死亡率下降了 20% ,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疾病呈上升趋势。 1993 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达 % ,比 1985 年增加了 % ;农村高达 13% ,比 198 5 年增加了 % 。1997 年全球死因顺位表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我国非传染病死亡站全国总死亡的 70% 以上,城市高达 85% 以上, 由这些非传染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 63% 。慢性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