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二课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执教:陆肖群教学目标: 欣赏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通过对乐曲学****与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管弦乐的几件乐器,感受乐曲每个主题旋律的情绪, 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启发学生用肢体动作和敲击伴奏等活动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开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难点: 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并从感受中表现音乐。教学准备:课件自制打击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取《北京喜讯到边寨》主题一活动安排聆听谈感受老师主导播放音源点题介绍作者二、新课: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作品介绍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 1976 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感受乐曲的历史背景…(课件) :聆听并用肢体动作表达你对每段音乐的感受说说音乐把你带到什么样的场合? 老师主导:提问题播放音乐引导肢体动作参与三分段欣赏(难点教学) 1分段欣赏时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 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结合课本,认识管弦乐的几件乐器,并分别感受与了解全曲五个主题表现的不同场面.(课件展示)学生安排:认识乐器聆听各乐器的音色听辨每个主题用到哪些乐器?了解每个主题表现哪样的场合结合课本要求做活动老师主导:介绍乐器名称播放音源操作课件分段讲解内容四第二次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课件播放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 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 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马洪业——北京人。 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 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4、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7、总结出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