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车险道德风险.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车险道德风险.doc

上传人:相惜 2020/7/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车险道德风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车辆保险市场道德风险理论研究摘要:21世纪,中国经济已进入前所未有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私家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人们购买车险的欲望也愈来愈强烈。但在购买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本文从博弈视角就车险中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何有效的规避车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我国车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实践意义。关键词:车险;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一、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内涵(一)道德风险的含义道德风险也称道德危机,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海上保险是道德风险这一概念最早的起源。一般来讲,道德风险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难以有效检测到另一方的行为或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一种风险,即隐藏行为的一方由于其疏忽大意致使对另外一方不利结果出现的概率加大或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而行使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目前车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打破了车险市场的供需均衡并导致车险市场的低效率。道德风险的形式主要有:捏造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没有遵循诚实守信基本原则;虚构从未发生的保险事故;无减损意识。按照不同的依据,道德风险有不同的分类法。按当事人来分类,道德风险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被保险人没有有效监测保险人的行为而使保险人出现道德风险;另一类是保险人没有有效监测被保险人的行为而使被保险人出现道德风险。按被保险人采取措施的时间和损失发生的时间先后来分,道德风险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事前道德风险,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损失发生前并无防损意识或基于以购买保险而疏忽大意增加了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类是事后道德风险,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损失发生后并无减损意识或基于已购买保险为了获得保险公司更多的赔偿而增大保险事故的损失。(二)逆向选择的含义逆向选择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人寿保险。所谓逆向选择指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投保人与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之前,相互之间并不了解,投保人(或保险人)利用自己更多的信息优势,而这些信息有可能会减损保险人(或投保人)的利益,从而签订对保险人(或投保人)不利而对自己有利的保险合同,而保险人(或投保人)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视为逆向选择。因此,逆向选择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保险人的逆向选择,另一种是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在保险市场中,最普遍的是保险人的逆向选择,即保险公司的逆向选择。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一方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而导致的高风险投保人驱逐低风险投保人,从而使保险市场中只剩下了高风险的投保人。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影响道德风险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加大了事故的发生机会;对保险公司的收入有很大影响;妨碍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逆向选择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有:使优良的客户被逐渐排挤出市场;使保费的确定变为难题;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调查费用;使可保风险变为不可保风险;使保险市场不断萎缩。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措施是加大信息透明度,尽可能地减少保险公司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为此,应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建立经营信息公示制度;推进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网络保险;完善法律环境。三、车险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要求在公平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回报即效率问题,而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存在竞争。微观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假定之一就是参与经济的所有个体具有完全的流动信息,并且有“理性人”假设,即卖买双方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在现实的车险市场中,前一个假定很难成立。实际上,车主总比保险公司更清楚自己的车即将面临哪些风险,风险程度如何,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虽然车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即保险公司与车主相互之间不得捏造虚假信息,要尽最大可能全面,准确,及时地相互告知自己知道的确实会影响保险合同相关条款的相关信息,其主要是要求车主在投保前和发生交通事故后承担真实地告知保险公司有关保险事故情况的义务。但作为经济市场的当时人都是“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车主一定会利用各种机会为自己谋利。保险公司与车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保险公司不能区别具有不同风险程度的车主。为了简便,通常对高风险,低风险的车主都设定相同的保险费率。最终出现的结果是在相同保险费率的条件下,高风险类型的车主对车险的需求增加,而低风险类型的车主认为如果购买了高保险费率的车险将得不偿失从而对车险的需求下降甚至消失,导致保险公司面临的几乎都是高风险类型的车主,赔偿的概率大大增加,保险公司不能盈利,甚至要亏损,进而保险公司想方设法提高保险费率,并进一步引发更多的相对低风险的车主退出保险市场,形成提高车险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