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肉苁蓉作用价值食疗价值食疗作用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质润肉厚,从容和降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 精血亏损, 阳痿, 遗精, 腰膝冷痛, 耳鸣目花, 带浊, 尿频, 月经愆期,崩漏,不孕不育,肠燥便秘。编辑本段做法指导 1. 忌用铜、铁器烹煮。 2. 凡肾阳不足,病见男子阳痿、不育及女子宫蹇不孕者,宜与巴戟天、熟地、五味子等配伍;若肾阳亏虚,精血不足,大便秘结不通者,多与当归、牛膝、熟地相伍;若老年性、习惯性便秘者,宜与决明子、蜂蜜同用;若津亏气滞,大便秘涩者,可与麻仁、沉香相合。便溏者慎用。编辑本段药方选录 1. 虚劳早衰: 肉苁蓉 30 克, 精羊肉 30 克, 粳米 50 克。煮粥常食, 有补虚延年之功。 2. 男子肾虚精亏, 阳痿尿频: 肉苁蓉 240 克, 熟地 180 克, 五味子 120 克, 菟丝子 60 克。研为细末, 酒煮山药糊为丸。每次 9克, 每日 2次。久服能温肾壮阳,固摄小便。 3 .老年性多尿症:肉苁蓉 30 克,粳米 30 克。共煮粥,食服,每日 1 次, 连服 1 周。 4 .消渴易饥: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各等份。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20 粒,用淡盐汤送下,每日 3 次。 5 .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腰膝冷痛:肉苁蓉、杜仲、菟丝子、锁阳各 25 0 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 9 克,每日 2 次。 6 .便秘:肉苁蓉 3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津伤之便秘。亦可用肉苁蓉 10 克, 决明子 10 克, 蜂蜜适量, 开水冲泡, 当茶饮用。或用肉苁蓉、黑芝麻各 90 克, 火麻仁 45 克,当归 60 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 9 克,每日 2 次。 7. 肾阳虚闭经: 肉苁蓉、附子、茯苓、白术、桃仁、白芍各 15 克, 干姜 1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8. 肾虚不孕: 肉苁蓉 30 克, 鹿茸 18 克, 原蚕蛾 克, 山药 30 克。炼蜜为丸,每服 10 克,每日 2 次。[5] 列当科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干燥。切片生用。【性能】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参考】含微量生物碱、多糖、无机盐。有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一定抗衰老作用;能促进小鼠唾液分泌;能提高小肠推进度,缩短通便时间,能明显抑制大肠对水分的吸收。【用途】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亏,阳痿或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用法】一日 10~15 克, 每次 6-9 克, 或用至 30 克。煎汤, 煎膏滋, 浸酒, 煮粥等。【附方】 1, 肉苁蓉粥: 肉苁蓉 30 克, 鹿角胶 5克, 羊肉 100 克, 粳米 150 克。肉苁蓉煎水取汁,羊肉切小块,与米同煮粥,临熟时下鹿角胶煮至粥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肉苁蓉、鹿角胶及羊肉补肾阳、益精血。用于肾虚、精血不足,阳痿泄精、早泄,妇女宫寒不孕,腰膝酸痛。 2 ,苁蓉麻子仁膏:肉苁蓉 15 克,火麻仁 30 克, 沉香 6 克。苁蓉、火麻仁煎水,沉香后下,一同煎取浓汁,加入约等量的炼蜜,搅匀,煎沸收膏。每次食 1~2 匙。源于《金匮翼》(原方为丸)。本方以苁蓉、火麻仁润肠通便,沉香行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