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土木工程文献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木工程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scuzhrouh 2020/7/8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木工程文献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题目名称:多高层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指导老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多高层公共建筑构设计文献综述【内容摘要】: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要注意诸多方面的问题。结构计算的简图要选取正确,其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许多的设计参数需要我们去选取。例如框架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结构设计中,必需注意设计构造和概念设计是完善结构的必要手段。强柱弱梁,强剪弱弯都是构造措施。本文也总结了些关于结构中设计各个部位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关键词】:结构设计,概念设计,设计构造,基础,柱,梁,板。导言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建筑平面灵活,易于满足建筑造型及大空间的要求,自重轻、自振周期较长,在较坚硬的地基上地震作用较小,有利于抗震的特点。因此,在多层工业厂房、办公楼等共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因而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我们要注意诸如结构计算方面,设计构造方面,概念设计方面及基础、梁、柱、板等具体部位设计方面等的问题。,计算简图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础梁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基础梁设置在基础高度范围内,作为基础的一部分,此时结构的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基础梁仅考虑承担上部墙体荷载,构造满足普通梁的要求即可。当按规范要求需设置基础拉梁时,其断面和配筋可按构造设计,截面高度取柱中心距的1/12~1/18,纵向受力钢筋取所连接的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来计算。但是,当基础埋深过大时,为了减少底层的计算高度和底层的位移,设计者往往在±[1]。此时,基础拉梁应作为一层输入,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基础拉梁顶面的高度,二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拉梁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拉梁层无楼板,应开洞处理,并采用总刚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基础拉梁截面及配筋按实际计算结果采用。若因此造成底层框架柱形成短柱,应采取构造措施予以加强。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当框架结构的电梯井道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壁时(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计算简图一定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否则可能会造成顶部框架柱设计不安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这与89规范差别较大。计算中应严格注意地震区的划分,选取正确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这一项对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极大。  框架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作用效应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2]。 SATWE或TAT等计算软件的梁输入模型均为矩形截面,未考虑因存在楼板形成T型截面而引起的刚度增大,造成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此计算时应将梁刚度进行放大,、。 多层框架,尤其是活荷载较大时,是否进行活荷的最不利布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即使选用程序中给定的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也不一定能反映出工程的实际受力情况,有可能造成结构不安全或过于保守。考虑目前的计算机计算速度都比较快,作者建议所有工程都应进行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规定: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应按公式进行计算,且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间的箍筋,应均匀配置。但SATWE软件计算梁箍筋时,未考虑独立梁这一情况,都按公式进行计算,有时会造成计算结果偏小,设计中若遇到有独立梁存在的情况,应对梁箍筋的计算结果进行手算复核。,绝大部分设计人员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的“一、二、、、%、%,%。”设计中经常被忽视,尤其是柱轴压比不大时,常常不满足要求。这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