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山东临沂市义堂镇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报告山东省临沂市义堂镇是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该镇进入国家试点小城镇以来, 由一个地处国家级贫困山区、没有资源、没有国家投入的一个普通的农业型小城镇, 经过几年的努力, 工业从无到有, 由产业积聚到人口积聚, 迅速成长为一个产业发达、城镇功能完善、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的发达的小城镇, 而城镇面貌也正在由小城镇向小城市迅速转换。义堂镇的迅速崛起, 在当地形成了突出的义堂现象。义堂小城镇的发展何以成功?作为国家试点小城镇, 它的那些做法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呢? 2011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课题组对义堂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义堂镇的许多做法无论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对全国小城镇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和示范价值。一、山东临沂市与义堂镇的基本情况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 地近黄海, 东连日照, 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总面积 17184 平方公里,人口 万。水资源总量 60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居全省前列,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临沂的发展是从市场起步的,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路边摆摊,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由批发城到商城,再到物流城。随着市场改造提升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商业贸易快速发展。 2009 .. .页脚. 交易额达 亿元。临沂商城各种专业批发市场 80 多个,总营业面积 800 多万平方米。日上市商品 3 万多个品牌系列,每天 20多万人次进入市场交易, 围绕市场搞服务的达 30 万人, 搞加工的达 40 万人。商品交易辐射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 远销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鲁南苏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依托商贸物流市场,崛起了一批产业集群, 形成了前市场、后集群的产销格局,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井冈山、延安地区一起, 地处临沂的沂蒙山区同为中国三大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大多处于两省交界处, 且多为山区, 荒凉偏僻, 交通闭塞,生产力低下。如何赶超跨越,是这些革命老区的中心话题。义堂镇地处临沂市城乡结合部, 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35 个行政村, 总人口 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 万人, 流动人口近 万人, 327 国道横穿东西,京沪高速纵贯南北,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堂镇开始了赶超和跨越。二、义堂镇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成就 2001 年—— 2009 年,义堂镇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 % , 2010 年, 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28 亿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342 元。.页眉.. .页脚. 全镇已形成了以板材为主, 机械、化工、建材、塑料、食品为辅的六大主导产业,是闻名全国的板材之乡。义堂镇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 工业所占比例高达 90% , 200 9 年企业总数达 3000 多家,包括板材、板材相关的机械和化工企业以及食品企业。 2001 年-2009 年义堂镇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25% , 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处于萎缩态势, 增加值逐年减少, 占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 2001 年的 % 减少为 2009 年的 % 。义堂镇第三产业比例较低, 2001-2003 年义堂镇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稳定状态, 2003 年以后,由于义堂镇板材产业迅速发展,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下, 义堂镇商业服务和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处于增长的态势。义堂的特色产业是以板材业起家的。板材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 2003 年-2007 年义堂镇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50% 。 2007 年义堂镇财政总收入达到 18791 万元。义堂镇经济社会水平全面发展,镇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01-2007 年义堂镇镇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 % ;到 2007 年义堂镇镇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3560 元和 6102 元。 2010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增加到 8342 元。.页眉.. .页脚. 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 城镇化推动了工业化。义堂镇板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2003-2007 年义堂镇外来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2009 年义堂镇人口机械增长率达到了 ‰。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步伐也开始加快, 城镇建设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