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10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杜丽娘"以情抗理”,她追求的“天然之情”,追求人性与人的本能被承认,这在晚明的黑暗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牡丹亭》也就是那个最压抑年代的一场***。因此,杜丽娘只能走入虚幻。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供大家参考。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篇1] 一、杜丽娘人物形象的自然性杜丽娘是一位名门闺秀,父母一个是国家栋梁,一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在严厉的家庭教化下,杜丽娘被塑造成标准的淑女;塾师陈最良,是个考白了头发的老秀才,只是拿社会教导自己的东西来教导杜丽娘,同样给予杜丽娘深重的压迫。而春香虽然是她的贴身女侍,但是由于无知,她无法理解杜丽娘。因此杜丽娘是孤独的。在春香的扶持下,杜丽娘走出长年拘束自己的绣房,到空无一人的花园中游玩。在这里她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和春天一样美丽。她惋惜眼看青春转瞬即逝去,而她却无能为力,不能自主,感到自己生存的荒芜和生命的空虚。自然春光触动了内心情怀,感叹“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把这少女在封建礼教压制下难言的苦闷和酸楚都表现出来了。汤显祖所展示的是作为一个健全人的自身天性对于情爱的需求和渴望,在此作者肯定人类对爱、青春和美的渴望的合情合理性。梦中与持柳书生相爱,梦醒后却无依无靠,仍是冰冷的现实。于是第二次游园,杜丽娘支开了春香,独自来到花园,以安心寻梦。她追梦寻梦,苦苦寻找着梦中的美妙。在对梅树的倾诉中可以看出,这个梦是她全部生命的寄托。然而现实的一切不曾有丝毫的变化,反而更加冷酷,为此一病而亡。杜丽娘不是因爱情的被阻挠而亡,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在阴间,她的魂魄再次领略了生命的自由快乐。在梦中和阴间汤显祖展露了人的自然性的一面,将人的天性还原放大,赋予其合理存在和实现的权利,汤显祖大胆地承认和肯定了人的***和***的一种客观存在。二、杜丽娘人物形象的社会性《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之后,念念不忘媒妁之言,不忘柳梦梅的科举功名,这似乎与她在梦中与阴间一往无前的追求爱情的行为互为矛盾,实际上如此的描写和安排也许正是为了反映人性的另一面人的社会性的需求。明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空前强化;皇帝后妃亲自编写提倡***节烈的妇女道德教科书,束缚了妇女的身体和精神。杜丽娘根本没有机会像崔莺莺一样邂逅一个少年郎。对于爱情,她只能依靠自己的本能觉醒,依靠自己不懈追求。所以她的反抗比莺莺主动、彻底、顽强得多,也更艰难得多。杜丽娘的对手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而是由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意识和社会势力。这个有情的人与无情的世界就这样无形而尖锐地对立着,造成丽娘性格的反叛但却压抑,热情却又矛盾,人性的舒展与理学的压抑在她身上交织着。杜丽娘是世间多情女子的揉合,又具有独特个性:实现生命价值,超越生死,不懈追求。她无疑是古代少女追求自由爱情、反抗道德约束的先驱和代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杜丽娘的命运具有普遍性。三、杜丽娘人物形象蕴含的作者自况《牡丹亭》的故事题材取自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把一个几千字的话本小说改编成长达55出的传奇作品,倾注了他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蕴含了深沉的感怀身世的自况内容。与话本小说相比,汤显祖的改编是创造性的,所以说杜丽娘就是汤显祖的化身,作者把生命的激-情、命运的慨叹,全部倾注在这一形象身上。汤显祖所遭遇的种种痛苦、苦闷和不幸,都藉着鲜活动人的艺术形象与缠绵烽恻的爱情故事得到曲折而深刻的表达。汤显祖有胸怀天下的理想,但命运多舛,不得施展抱负。作品中杜丽娘对爱情的苦苦寻觅与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孜孜以求异曲同工,杜丽娘的青春苦闷就是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杜丽娘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成功爱情是作者仕途失意的某种补偿。汤显祖既是一个想要干一番事业的有志之士,又是一个深恶痛绝于弊政的刚正之人;杜丽娘既是一个深受封建教育的淑女,又是一个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实现爱情理想的封建叛逆之人。可以说二人从心灵到现实遭遇,从对理想的执著到对生命自由的认同,都表现出深刻的对应关系。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篇2]明朝的文学家、剧作家汤显祖是一位反封建礼教、理学束缚,追个性解放的创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主情”创作原则的是剧作《牡丹亭》-一“玉茗堂四梦”。这部剧作中女主角杜丽娘是继崔莺莺之后,林黛玉出现之前,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在她身上集中体现出在礼教严苛的中国封建传统统治下,女性追求真情、真性,反抗压迫的人性光辉。一、社会思潮革新下的“情”与“理”杜丽娘所处的社会环境令人窒息:明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后妃亲自编写提倡***节烈的妇女道德教科书,大肆旌表所谓的贞妇烈女,以束缚妇女的身体和精神,为礼教殉身的妇女,数字大得惊人,创造了空前的历史记录。“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空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