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2―2011年《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研究〔摘要〕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情报》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证实少量的论文却有着较高被引频次的现象与二八定律非常符合。对于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为《现代情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引文分析;被引频次论文被引频次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或公开发布以来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的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1]。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影响力,分析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对于确定期刊的办刊方向提高期刊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情报》杂志是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与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软科学综合性期刊,该刊积极探讨和交流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跟踪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在图书情报领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1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现代情报”为来源期刊进行精确检索,时间跨度选取2002-2011年,其他选项采用系统默认值,检索日期为2012年8月18日。对于部分引文数据选择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检索并对照验证,得到的相关数据通过Excel进行处理分析。2《现代情报》载文量及整体被引概况3高被引论文分析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阈值的确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研究人员多数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经验做出选择。杨俊丽选择《中国图书馆学报》中被引频次≥50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2]。本文选择被引频次≥2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原因主要有2方面:①权威期刊由于期刊质量较高,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总体较高,因此被引频次阈值一般较大。但非核心类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阈值应相对降低。②高被引论文必然是少而精的论文,统计后发现《现代情报》被引频次在25次以下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因此这一频次阈值的选取符合“少而精”的原则。据此最终得到高被引论文共82篇作为研究样本,如表2所示。表1《现代情报》2002-,这些论文一方面具备较高的被引频次,另一方面被引时间跨度既有较短的如5~6年时间,也有较长的如10年以上,因此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就单篇论文的逐年被引次数来看,上表高被引论文大体分为3种分布形态:①被引次数呈现近似抛物线分布,如图1、2所示。孙茜于2006年发表的《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总被引频次209次,是所有论文中的最高被引论文。该论文从2006年发表后,被引频次一路走高,到2008年达到峰值的43次,以后开始逐年下降。朱德利2005年发表的《Web20的技术特点和信息传播思想》2007年达到峰值25次,以后急剧下降。一般不少论文都遵守这一规律,对于某一内容的研究超过一定的时间后,研究人员减少,研究兴趣下降,其被引频次自然就会降低。孙茜的论文论述web20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属于web20研究的必备基础论文,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大都会参考阅读,因此被引次数依旧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