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书院精神对现代治学的启示.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院精神对现代治学的启示.docx

上传人:caokaishui 2020/7/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院精神对现代治学的启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院精神对现代治学的启示摘要:书院在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功不可没。在长期的书院办学中,形成了稳固、坚韧的书院精神,代表着我国教育的特色和个性。在崇尚创新、进步的当今时代,书院精神的传承显示着它的优越性,对现代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键词:书院;书院精神;现代治学;启示一、书院的发展过程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典型而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存在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书院制度主要是以一种私学的身份在我国历史上发生作用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坦途和波折,究其原因,“在书院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时作为官学的补充,有时又成为官学的对立物,后来是统治者竭力使书院官学化。”[1]曲折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当时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下,书院对人和社会的文化和教化的作用是无以替代的。书院起初是作为官方藏书、校书和私人读书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教育机构,真正意义上的以讲学为主要特征的书院起源于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庠,白鹿洞书院的前身),而后书院才真正发展起来,加上后来宋初的四大书院(有时也称六大书院)的发展,书院制度逐渐成熟起来,书院在南宋时的极盛是有目共睹的,这和当时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像朱熹等著名学者和官吏对书院的关注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后来的书院发展的过程中,书院成为了渴望自由治学氛围的学者们学术研究和讲学的“圣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看法,极具百家争鸣和思想自由的特色,在明末的东林书院中,“讲会”制度盛行,而且在这里除了学术讨论之外,也可以讽议朝政,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到了清末,由于外来文化的进入,西学东渐的趋势日益明显,书院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出现了很多长期遗留的弊病,此时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倡导变革书院制度,将书院改为学堂的呼声和要求最为强烈,书院制度在民国初正式归于历史。二、书院精神的形成在这漫长的书院历史中,长期不断的积淀和凝聚的书院精神已经形成,这是我国书院办学的灵魂。胡适将书院精神概括提炼为“代表时代精神”“讲学和议政”“自修与研究”即是古代书院精神的精髓……[2]在当下的学术研究和学****中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这种书院精神,是否需要我们对古代的书院精神进行传承和更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治学的优良传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在面对学术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弊端和矛盾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希望找寻一片净土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的必要条件了。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改革,蔡元培就是创造性地汲取了这种书院精神的真谛,在结合德国柏林大学治学经验的基础上,才使北大重新焕发了生机,使北大成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独立、民主科学、崇尚自由和个性的现代化的高等学府。而现在我们在学术政策性限制、学术道德性问题、学术夸张性浪费以及此时学术市场化和物化的背景下,我们逐渐陷入了不自觉的困惑和迷茫之中。此时的学者们需要的是自由和一种氛围,一种鞭策和驱力,很多人在治学的过程中,很是缺乏自信,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库和时代的现实,他们不知如何在其中自立,保持内心应有的兴趣和意志。书院精神形成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是否适合我们所处的时代,可能困惑着很多人,在书院作为一种实在教育形式消亡之后,上个世纪的30、40年代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书院的研究和书院精神的探讨,以及一些在书院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教育组织改革实践,“其中最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