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doc

上传人:rabbitco 2016/3/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郭杨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有关文化建设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 公德素质, 秩序规范, 价值观念方面的热词新闻已不再鲜见。笔者认为,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明确文化建设之重要性,了解文化建设之现状,为文化建设积极献言献策是很必要的。为此,我们一组四人于 2012 年 11月 24 日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专题区,并在网上发起了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调查问卷,颇有感触。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的发展一样离不开世界。当然,讲文化开放,决不等于放弃文化的自主性和自主权。任何时候, 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文化安全, 都是不应忘却的。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单元,仍然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仍然是建构未来世界秩序的基础。民族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极端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化时代,个别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偏好, 不得不让位和服从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普遍价值。一定程度的主权让渡是必要的, 发挥国际组织的功能, 实行不同程度的全球治理是合理的。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 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 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 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 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也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确认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文化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和否定。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 则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势必缺乏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据。势必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势必导致一些人的不理解和思想混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状首先是调查结果的展示从中可以看出, 单就大学生而言, 大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有一定认识的, 但对现状态度并不乐观,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弄清和把握的应该是如下几个原则问题。(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世界历史上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形成的。如中国古代文化即是在以儒家思想为底色的思想体系指引下逐步形成的, 而现代欧美文化则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理论指引下逐步形成的。没有指导思想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我们的社会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经济上, 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 在政治上,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由这样的经济、政治决定的文化就必然呈现出多成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因此, 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指导, 才能把这种多样化的文化格局统一到社会主义这个大目标上来, 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 它在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文化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具有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品格, 同样可以最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曾说: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的一种精神动力。”①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失去动力,失去灵魂,失去方向。(二) 文化建设必须植根并服务于当代实践。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内容之一, 同时又有服务和促进经济和政治建设的重要功能,对此我们必须给以充分的重视。 1 、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伦理教化功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支持。一个健全的社会总要有自己特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这是文化核心的核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中, 通过教育、培养和熏陶, 使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接受, 从而形成大体一致的思想信仰、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民族精神, 有了它一个国家民族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就可以干成大事业。如今, 现代化建设事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