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公共管理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管理案例.doc

上传人:龙的传人 2020/7/1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管理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三个过快”来形容。一就是投资增长过快,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万亿元,%,。二就是外贸顺差增长过快,2006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高达1774、7亿美元,同比劲增75%。三就是资产价格上涨过快,2006年,中国沪深股市上涨达130%,平均市盈率达到40倍以上。当前经济背景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政府公共管理的难度。对于以上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就是有关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认识不一致,从而影响宏观调控的协调性与有效性,如错误地向地方政府发出把GDP增长率作为成绩对待的信号,使地方政府不积极响应中央的宏观调控。二就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走上快车道,而且经济规模已经非常大,经济惯性已经形成,调控难度加大。三就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仍然就是地方政府在主导,财政政策等其她方面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从以上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现状概述与问题分析中可以瞧到,对于中国当前经济背景的三个“过快”因素,政府应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加以注意,并着手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第一,推进制度创新。投资、外贸顺差与资产价格三方面的过快增长都有当前的经济体制有着紧密联系,经过多年改革,我国政府体制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旧的经济管理体系正在被打破,但就是,政资、政事、政企不分以及政府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经济活动中以批代管的现象仍比较普遍,这表明,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应更多地从制度入手,发挥市场力量,创建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可持续增长机制。第二,提供优质服务。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或地区,都离不开当地政府提供的良好公共服务。政府在职能转变的推进过程中,在搞好经济调节与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建设与谐社会上;总之,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与目标就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去作市场不愿做的事情,而非直接参与到经济运行的微观事务中去。毕竟,如同科斯定理所揭示的那样,在某些领域中,政府并不见得比市场高明。第三,建立监管体系。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就是政府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监管体系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专业化的行业监管机构、多种行业自律组织、多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多渠道的传媒与公众监督在内的诸多要素。现代监管体系的作用在于改变政府部门自己制定政策、自己执行政策、自我进行评估的封闭格局,从而有效地解决谁来监督政府的问题,切实促进政府履行向全社会公平、有效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政治管理、资源管理与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瞧法就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与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关于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与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