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土力学就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3、基础就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4、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5、地基与基础就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6、土就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9、黏土矿物就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与高岭石。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与细粒。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就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与沉降分析法。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与气态水。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液态水分为结合水与自由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与毛细水。14、重力水就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15、毛细水就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土的毛细现象就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她方向移动的现象。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17、土的结构就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与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及她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就是指土层的层理、裂隙与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18、结构的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19、土的物理性质直接反应土的松密、软硬等物理状态,也间接反映土的工程性质。而土的松密与软硬程度主要取决于土的三相各自在数量上所占的比例。20、黏土就就是指具有可塑性状态性质的土,她们在外力作用下,可塑成任何性状而不产生裂缝,当外力去掉后,仍可保持原性状不变。土的这种性质叫做可塑性。21、黏土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土由可塑状态变化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锥式液限仪)。土由半固态变化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土由半固态状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土的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22、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定义为塑性指数。Ip。表征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分解含水量之间相对关系的指标就是液性指数。23、根据灵敏度可将饱与粘性土分为低灵敏、中等灵敏、高灵敏。24、粘性土结构遭到破坏,强度降低,但随时间发展土体强度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25、影响土渗透性的主要因素:颗粒大小、级配、密度以及土中封闭气泡。其她因素:土的矿物成分、结合水膜厚度、土的结构构造、土中气体。26、土的压实性就是指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