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docx

上传人:caokaishui123 2020/7/12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自古至今,我地坐包括跪坐,都以席和床为起居中心,大约从商、周到汉、魏,没有太大的变化,所用家具都比较低矮。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从心所欲;随之而兴的是放在床上可供傍倚或后靠的凭几和隐囊等。至南北朝,垂足坐渐见流行,高形坐具,如凳与筌蹄等相继出现。入唐以后,不仅椅、凳不算罕见,还出现高形的桌案。但跪坐和跌坐当时依然存在,唐代正处在两种起居方式消长交替的阶段。到了宋代,人们的起居已不再以床为中心,而移向地上,完全进入垂足高坐的时期,各种高形家具已初步定型。到了南宋,家具品种和形式已相当完备,工艺也日益精湛。我国家具在这个优良而深厚的基础上发展,至明代而呈放异彩,成为我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个高峰延续至清前期。可惜到了乾隆年问,工料虽精,但雕饰繁琐,风格大变。清代晚期,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家具工艺和其他工艺一样,每下愈况,衰退不振。宋代以前的起居方式及家具品种不仅和后来的相去太远,而且即使当时有过精美的家具也很少能保存下来。宋代以后,即改为垂足高坐以来的1000年中,制造出的大量工料精良、艺术价值极高的家具得以流传至今的,只有明及清前期家具。这也是我们称之为传统家具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之一。明及清前期家具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成就,除了继承宋代的优良传统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城市乡镇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家具的需求,而且改变了社会习尚,兴起了普遍讲求家具陈设的风气;二是海禁开放,大量输入硬木,使工匠有可能制造出精美坚实并超越前代的家具。据《明书?食货志》,宣德时全国设有钞关(税收机构)的大工商城市,包括北京和南京在内,有33个。明中叶以后,不仅有20多个上升到大工商城市行列,原来的大工商城市也更加繁荣。以南京为例,万历以后,商业兴旺,人口大增。谢肇涮《五杂俎》称:“金陵街道宽广,虽九轨可容。近来生齿渐繁,居民日密,稍稍侵官道以为廛肆”。再就江南一带新兴市镇而言,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与桐乡之青镇,东西相望。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以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地大户繁,百工之属,无所不备。”以丝织为中心行业,兼是货物聚散地的震泽、平望、双杨、严墓、檀丘、梅堰等镇,到嘉靖与万历年间,居民和商业比过去都数倍或十倍地增长。地方志虽没有提到当时当地的家具制造业,但家具既然是生活必需品,必然属百工之一,和其他手工业一样,也有很大的发展。明人著述有讲到明中期以后市民讲求使用硬木家具并形成风气的记载。范濂《云间据目抄》载:“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矣。纫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厨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极具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者,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盆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竞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王士性《广志绎》也讲到:“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