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五月的深夜.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月的深夜.docx

上传人:caokaishui123 2020/7/12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月的深夜.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月的深夜一正在为一个会议做义工的时候,传来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一时间所有的美好心情都荡然无存。看着灾区的电视画面海样的悲伤奔涌而出,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有关地震的记忆也在灾难中又一次惊醒……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还在内蒙古。那时候的通讯仅限于电台和报纸,而报纸还少得难以寻觅,于是流传于民间的“小道消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是远离京津唐,但边疆的人们还是犹如惊弓之鸟,我们有好几次被哨声喊叫声拍打窗户声还有枪声从睡梦中惊起,乱穿着不知道什么衣服跑到外面在漆黑的夜幕里呆看大漠上格外明净格外大也格外近的月亮。唐山的灾情在我们的想象中成为一幅幅自以为真实的画面。多年后读到有关唐山的各种报道,看到一些照片,才知道人对灾难的想象力是多么的有限,贫乏和微不足道。在山摇地裂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轻微和无奈,但同时又不能不赞叹人类强大的自我恢复和奋起的精神与能力。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确实是一部天灾人祸不断的历史,但同时也记载着我们一次次地从天灾人祸中顽强的自我修复和崛起。5月19日,在苏黎世的中国学生和华人自发地组织与祖国同哀悼的活动,大家自带鲜花蜡烛在下班后聚集到一起,在静默中拉起国旗,点燃烛火,面朝东方祈祷。我看到在领事馆的悼唁簿上用各种文字写下的痛悼心情,感人肺腑。禁不住提起笔来写下:“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没有被任何灾难击垮过的民族!”虽然身在他乡,但还是想每个灾区的幸存者和灾区外的幸运者,都有责任为民族的康复尽一份力!二刚刚返回瑞士没几天,一个朋友几次来电话与我长谈西藏问题。她是一个瑞士正规语言学校的中文老师,当时正被媒体和学生对西藏问题的不公扰得气愤不堪。一时里我也被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历史知识的欠缺而自责不已,最后想起让她找二三百年前西方传教士绘制的中国地图给学生们看。那些地图有好几个版本有德国也有法国传教士画的虽然大同小异,但西藏都在中国版图之中。看地震报道中的故乡人民表现不凡浙江的钱财物人都在奔向四川。突然看到网上有这样的故事:1841年10月,英国侵略军相继攻占镇海、宁波、浙江门户由此洞开。11月中旬,接到清政府调令,由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大金川土司阿木穰等人率领的2000名藏族远征军开赴浙江。出征之前乡亲们还特意为这些战士举行丁盛大的壮行仪式。这2000勇士东进途中克服种种困难历时3月终于来到东海前线。参加了宁波、威远和慈溪县城等抗击战后这支浴血奋战的藏族远征军大多血洒疆场。当地百姓为纪念抗英烈士,1843年捐资在招宝山下建立高节祠。祠后的“鸦片战争阵亡将士之墓”中安葬着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大金川土司千总阿木穰等藏族远征军和其他阵亡将士,而藏族勇士们的辫子等物被送回了家乡,父老乡亲为他们修建了一座“辫子坟”,而这位哈克里就是汶川收纳江乡人,那“辫子坟”也在二江乡。作为一个浙江人,抚昔思今更觉民族和睦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对汶川的山河似有更深厚的亲情和责任。这段往事,正是藏汉一家民族团结的见证而共赴国难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五)内外结合,实行“阳光监督”。对内一是实行“阳光办税”,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开办税,将税收政策与办税程序全部公开。比如,针对纳税人和群众关注的税收定额等问题,要认真落实公开公正评税制度。同时,完善和建立地税部门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顺畅税收政策传递渠道,让全社会有广泛的知情权。二是严格按照规定对重要岗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