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劳动法法务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义务2、劳动就业的有关规定3、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4、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5、工资支付制度6、劳动卫生安全制度7、职业培训制度8、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第一节劳动合同法法务狭义劳动法:我国劳动法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2、劳动管理方面的关系3、社会保障方面的关系4、监督劳动法执行方面的关系5、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劳动法调整对象关联图: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劳动关系其他关系劳动争议社保关系监督执行工会关系行政关系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调整对象调整对象人事关系民事关系劳务关系承包关系不适用《劳动法》调整的对象表现层次颁布机构相关法律劳动法律人大、常务委员会一般法劳动法特别法劳动合同法行政法规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诺干条文的说明《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行政规章劳动社会保障局《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企业职工奖惩规定》地方性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吉林省劳动合同条列》《吉林省生育保险办法》劳动法的表现形式:第一章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定义:劳动关系: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第一章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一、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特征:1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主体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等劳动者必须是16周岁,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3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平等与隶属4一种有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