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7/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述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与科技活动初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剖析性学****科技活动开展与研究性学****实施,有共同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指导学生开展“桃花水母发现与****性研究”这一课题浅述本人一些做法与体会。一、“桃花水母发现与研究”课题指导⒈课题确定及研究过程在2008年9月2号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各种环境中动物》中第一节“水中生活动物”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水生动物,在展示腔肠动物时,我结合湖南台报道衡阳桃花水母情况与2007年在湖南怀化舞水河发现了桃花水母,着重介绍了淡水腔肠动物――桃花水母珍贵性与现存情况。下课后,有一个学生找到我,说最近在小区见过类似动物,我感到很惊喜,并详细询问她发现情况,第二天,她便采来了样本,我一看到样本便知道应该是珍贵桃花水母。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表扬了她善于观察精神,并引导她们就此开展一项课题研究。这些是桃花水母吗?目前还没有在小区发现记录,怎样确定这些“小精灵”身份?这些“小精灵”是怎样来到这个“家”,如果是桃花水母,我们能做些什么?于是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这一课题研究。如何确定这些“小精灵”身份?在我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初步认定应该是珍贵桃花水母,为了确定它们真实身份,我启发并协助他们先后带上样本去请教环保局与水产局专家,最后我为他们请来了怀化学院生物学向教授,来到现场鉴定与指导。专家一致认定这就是被誉为“水中熊猫”桃花水母。电视台报道后,很多人来到小区想一睹水母容颜并采集,很多小学生来抓水母,那么该如何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呢?目前还没有在同一个地方两次发现桃花水母报道。这些“小精灵”明年还能否在这里出现?保护桃花水母就成了他们一项使命,于是他们成立了保护小组,并联系了小区门卫加入保护行列,阻止人们来水池抓水母,同时保护这里水生环境。能否让这些桃花水母有一个新家?学生发现学校南校区与这里环境也差不多,是否可以将一些迁移到南校区水池?于是学生将10多只桃花水母搬到了新家园,希望它们能在这里“安家落户”。桃花水母为什么能在能这一水池中生长?我引导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学生对水池内环境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他们采集水样请怀化学院生物学向教授进行科学测定,另一方面在学校进行一些简单剖析,如用显微镜测定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测定水中PH值、水体重金属测定,同时调查居民了解水池环境状况。桃花水母还有哪些****性呢?他们在保护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每天记录气温,测定水温,观察与桃花水母早中晚活动状况,在家中进行小实验剖析光、水温对水母影响,水温与水母脉冲关系等。最后我引导学生完成了实验报告。⒉课题研究收获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他们了解了桃花水母特点与****性,明白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途径,知道什么是“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将近一个月观察,养成了细心观察好****惯,培养了学生耐心与坚持,学会了科学剖析方法,学会了对照实验,培养了他们科学剖析精神,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树立了团队协作精神。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二、如何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科技活动、研究性学****我们主要做法是开设科技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解决三大方面问题:一是活动小组组建,二是指导学生确定课题,三是教师对学生研究过程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