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7/14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护理本科论文范文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题目: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研究的进展学生:指导老师:2012年04月13日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研究的进展【摘要】创伤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traumaticshock,HT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综合征,可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创伤失血性休克由于其有效血容量下降、组织灌注不【1】足,早期液体复苏是救治关键。传统的观念是早期、快速、及时、足量输入等张晶体液和(或)胶体液,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选择性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但该复苏方案多以出血已控制的休克模型为基础,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休克应如何救治尚无一致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新概念。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限制液体(低压)复苏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患者效果优于积极正压复苏。【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进展限制性液体复苏亦称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或延迟液体复苏,是指机体处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范围内,直至彻底止血。其目的是寻求一个复苏平衡点,在此既可通过液体复苏适当地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又不至于过多地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2】和内环境。现将有关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3】魏建新等通过对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研究发现,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或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而且给予适量的晶、胶体溶液维持机体的基本需求,维持一定的组织灌注压,从而减轻肺水肿,降低ARDS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张吉新等【4】对536例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进行常规液体复苏和限制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发现,,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减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优势。郑世成等【5】将96例严重创伤合并未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患者,依据液体复苏维持收缩压水平随机分为3组,即A组70mmHg(1mmHg=),、住院期间器官功能衰竭(OD),分别为(2487±96),(2696±87),(3200±95)mL(P不同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未止血之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减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及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有明显的优势。。张爱华等【7】采用修定的Capone等断尾方法制备创伤非控制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及适宜的血压范围。研究发现,在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给与限制性液体复苏,大鼠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较为适宜的血压范围是MAP保持在55-65mmHg左右﹙平均60mmHg﹚。王宏等【8】将46只SD大鼠切尾出血的模型随机分为限制复苏组和快速复苏组,观察复苏后2组大鼠的出血量、输液量、存活率;复苏后腹腔注射内***(LPS)2mg/kg造成腹腔感染模型,观察大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限制复苏组存活率100%,输液量﹑出血量﹑2h及4h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快速复苏组。他从分子机制方面进一步证实了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降低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腹腔感染时的TNF-α、IL-6水平,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但是,低灌注状态的时间问题又是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王瑞晨等【9】从淋巴细胞调亡率与增殖能力,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研究了犬40%血容量失血后,延迟复苏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淋巴细胞调亡率与增殖能力逐渐降低,伤后4h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且延迟复苏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延迟复苏虽然使外周微循环得到改善,但持续的低血容量使组织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器官功能损伤重,而复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机体又是一次打击,因此,未能改善机体淋巴细胞功能受抑状态。,早期大量、快速补液,会使血流加快,已形成的微小血栓破裂或被冲走,出血重新开始。同时,随着血压升高,保护性血管痉挛解除,使血管扩张。并稀释了凝血因子,增加出血量,减少组织氧供而加重酸中毒。因此,并不能提高创伤病人的存活率,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失血和死亡率的增高。然而,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减少失血量和避免血液过度稀释,减轻休克所造成的酸中毒;创伤后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