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文艺学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艺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7/1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艺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艺学名词解释文学理论术语集释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2、文学活动:指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3、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它以哲学方法为总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文学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4、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的分析、评价与判断。5、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6、文学本体论:是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兰色姆提出的概念,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本身,而非外的世界或作者,强调了文学作品尤其是形式因素的本体地位。7、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的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8、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学活动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9、文学材料:指作家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10、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隐含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11、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12、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的认识与感悟。13、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指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使其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14、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15、艺术概括: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普遍共性的艺术形象。16、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概念,指通过艺术手法将原本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增加读者感觉的难度,延长读者感觉的长度,从而引发读者对语言本身的关注,获得更好的审美享受。17、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作品中的性格特征,包括作家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因素,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18、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19、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20、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文学样式。21、文学典型: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个性与共性、揭示出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艺术形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