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EAM的含义EAM(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它以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为目标,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EAM的特点以设备资产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和执行、分析为主线;按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TPM及RCM等维修保养模式和多种维修管理思想,对设备进行多角度跟踪、操作、维护、维修管理;结合物资、工具、人员等资源安排管理,以及物资准备采购管理。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充分共享的资产信息系统。该定义核心点:管理的核心对象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设备跟踪、维护、维修工作;支持维修模式的发展;拥有有效的管理思想基础;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充分共享,信息是其运转的基础;这也是建立企业EAM核心基础和目标。企业Enterprise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2)企业效益来源于设备的稳定和连续运转;(3)控制企业资产成本同“增长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效益”挂钩。典型行业有:电力、采矿、制造业、港口、交通运输业。EAM中管理范畴是企业管理资产的全维护、维修活动过程,尽管这些活动由不同行政和财务分离的实体来实现,所以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活动实体。当然最简单的管理是行政、财务、活动三者统一,但在实际EAM项目实施中,总可以感觉到存在着不同财务实体在管理企业内部资产的维护、维修活动,在设计时一定要清楚了解这一点才能找到工作流程差异的主要根源,才可能找到合适方法处理其中业务关系,这对于整个EAM实施有着重要意义。管理Management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设备维护已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EAM系列产品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EAM是以企业资产及其维修管理为核心的商品化应用软件,它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资产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报表管理,检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管理、决策分析等可选模块EAM核心之工作管理设备跟踪:从设备进入企业建立设备台账开始,跟踪其安装、移动、技术更新改造等全过程,让企业清楚设备归属。紧急维修:处理设备故障或非正常停机导致生产停产和生产停产风险的紧急应对方法和流程。日常维护:对于设备经常性需进行维护工作的安排、跟踪执行、维修记录的管理方法和流程。运行操作:对于设备生产或试生产时操作的要求、步骤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执行。EAM核心之工作管理计划性维修:状态检修、纠正性维修、基于可靠性维修、基于时间周期的周期计划维修(周、月、季度、半年、年检修计划),基于性能参数的周期计划性维修[流量、车辆里程、过煤量(煤炭)、发电量]。对于这些维修计划的建立、执行过程的流程管理。项目维修: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如基建、技术改造、标准大修、非标准大修、技措项目)的提出、审批、执行、检查、完成、分析整个过程的管理。EAM核心之资源管理备件管理之库存:维修中所需备件库存管理,一是库存基础管理如仓库、货位、备件台账、备件类型管理等;二是备件仓库流程管理如发放、归还、盘点、移库、货位调整等备件在企业内部进行扭转和调整管理的过程。备件管理之采购:当备件不足时补给库存的管理过程,一是采购基础管理如采购条款、运输条款管理;二是采购流程管理,如采购申请、采购、询价、接收、退货、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EAM核心之资源管理工具管理:维修过程中的工具管理,工具可分为个人工具、部门工具、企业工具,实现对这些工具的基础管理如工具种类、工具可用性管理,工具发出和归还、工具定期校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修涉及的人力管理,如技术工种、人员资格、人员可用性、人员培训管理以及人员休假管理,当然现代企业要求把供应商、服务商资源也纳入内部资源管理。EAM核心之知识管理维修标准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维修标准,如安全操作、备件使用、任务执行、设备使用、标项任务规范等。故障体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特征故障定义,并建立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手段,可帮助在以后故障处理中快速诊断和快速解决。设备资料管理:管理设备相关资料如设备维护手册、操作手册、技术手册、采购保修合同等可方便维修和操作人员快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