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平阳县城镇交通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针对我县城镇交通规划与建设中提出的“公交优先”发展策略,以及私人小汽车拥有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各城镇考虑在城区内建设大量的公共停车设施等现象进行思考。认为我县各城镇的交通发展策略应与城镇自身的规模、职能以及居民的出行特点相结合,提出“步行优先,自行车、电瓶车、公交车为辅,适度发展小汽车”的城镇交通发展策略;进而提出在城镇交通规划建设的资金分配与建设时序安排上,应优先城镇步行设施的建设,进而完善公共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再而适度配套公共停车设施的城镇交通规划建设“三步走”策略。关键词:城镇交通规划;小城镇;步行;自行车;公交车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八■?a刖§2012年,我县各乡镇经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9镇1乡的总体格局。按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我县的10个乡镇均属于“小城市(镇)”的范畴。小城镇在用地空间布局与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上,与大中城市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城镇用地规模小,居民出行距离短等特点。但是,时下规划建设的同质化现象,导致我们部分城镇的交通规划照抄照搬大、屮城市的“公交优先”、“高标准公共停车配套”等策略,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等大众最常采用的出行方式,反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设施的建设、管理较为滞后。笔者认为“公交优先”并不适合我县居民目前的出行方式特点与公交设施建设的实际状况;而为了迎合私人汽车出行增长而在城区内设置大量的停车位,将占用大量的道路空间和公共空间,造成道路拥堵,公共空间匮乏,也从另外一方面,变相的鼓励公众开车进城,进而造成停车位设置越多、缺的越多,道路也更拥堵的恶性循环现象。,每个乡镇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相对于现状用地范围均有一定的增长(图1)。其中,西部青街、顺溪、山门、南雁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基本在半径1公里左右;腾蛟为2公里;水头、萧江为5公里;万全为7公里;昆鳌中心城区为10八甲按各项交通出行方式的最佳出行距离分析(图2),各个乡镇内部最适合采用的交通出行方式分别为:青街、顺溪、山门、南雁一步行;腾蛟、水头、萧江一自行车、电瓶车;万全、昆鳌中心城区一电瓶车、公交车。各乡镇之间的交通适合采用电瓶车、公交车和小汽车。“六普”资料分析,2010年平阳县各乡镇都属于“非农业人口小于20万”的小城市(镇)的范畴。小城镇的居民在出行方式上,具有以步行、自行车、电瓶车为主等特点。以昆阳镇为例,根据2010年,《昆阳镇公交规划》对昆阳镇居民的出行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昆阳镇居民的H常出行屮,%,%,%,%,%,私家车16%o可见,步行仍是冃前昆阳镇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而随着小汽车拥有量的增长,私家车在整体出行比例中处于第二位,电动自行车、公交车和自行车次之。,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县作为具有1700多年丿力史的文化县和生态县,利用悠久的丿力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我县各乡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平阳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中提出了“将我县发展目标确定为长三角南翼牝态休闲旅游区”、“我国东南沿海独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