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农村消费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消费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18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消费调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消费调查报告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时提出,要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特别强调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宜春市是一个农业市,农村人口占90%。农村市场在全市市场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改变目前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不旺、启动难度大的不利局面,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宜春市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8978万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16%,农民年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141元增加到2005年的2520元。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个别年份甚至出现倒退。与城市相比,农村市场消费发展依然滞后,城乡消费结构比例与人口分布比例严重错位。据对邓州市农村调查,占全市人口90%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仅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占全市人口13%的城镇人口的消费品零售额为56%。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存在着许多制约的因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是影响农村市场的重要原因。农民收入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钳制,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农村消费环境滞后,市场不健全。许多市场开拓上从暂时的功利目的出发,采取重城市,轻农村的对策,致使农村消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基础设施比较差,交通不便利,农村电网陈旧,通讯设施落后,限制了一大批商品进入农村,如电价高、电压不稳、无自来水,接收信号弱,限制了许多电器产品进入农村市场。软件上,农民还普遍缺乏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消费权益的意识,不法分子坑农骗农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消费观念上,农民往往一次性地把钱投入到建房、娶亲嫁女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质量。此外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环节多,商品网点少,服务功能差,市场不健全,也是制约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农民消费中惜购现象较为严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许多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且部分农民家庭已经进入小康富裕行业。据统计,2006年2月,邓州市城乡居民存款余额高达504210万元,较年初上升8%。按理论,收入增多必然带来较多的消费,但有关调查结果并非如此,农民普遍存着惜购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且要独自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各方面的风险,因此农民大多数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转向储蓄。二是生活的消费观念影响。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崇尚勤俭朴素的生活****惯,把节衣缩食、勤俭节约视为美德。加之钱来之不易,就更舍不得花钱。即使有钱,也主要用于“盖新房,娶媳妇”,很少把钱用在“吃、穿、行、娱”上。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生、老、病均由农户自行承担,虽然政府为农民办理了医疗保险,但报销的额度极小,因此农民在本来就很低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