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摘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新教师上岗前必需的重要环节。目前北京市各高等院校大多只是参加由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本文提出了应增加校内岗前培训环节从而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关键词]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现状建议一、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多数高校所引进的新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他们都具有较深厚的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多数新教师未曾接受过教学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教学方法和经验比较欠缺,不具备驾驭大学课堂教学的技能。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体系,还应具备专业化的教学技能。岗前培训能够帮助新教师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师德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必备要素,学校要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就必须拥有一支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青年教师淡化了对理想的追求,功利倾向严重,育人意识退化。通过岗前培训,有助于新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青年教师很少能承接到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发表在核心刊物的论文太少,独创性的学术著作更少,获得专利的科技成果也不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是高等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岗前培训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掌握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校教师主要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高校教学经历。学校有必要通过岗前培训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转变,使他们具备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了解大学教师的职业规范,培养其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二、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现状目前北示市各局等院校都参加由北示市局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培训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大学教学技能》,共五门课程。《高等教育学》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拓宽教育视野,初步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从事高校教学、德育及科研等工作的基本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目的在于使教师掌握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教育法规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成为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的在于使大学青年教师明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提高个人道德觉悟的必要性。三、完善岗前培训制度的建议校内岗前培训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可以给新教师们提供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平台。另外,新教工座谈会可以使新老师尽快熟悉环境,融入新的城市。出席新教工座谈会的领导应包括在校的所有校级领导,以及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人事处、后勤处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