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由[申论]考试反思我国高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摘要:随着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地进行,《申论》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也随之凸现出来。然而大学生在《申论》考试中却暴露许多问题,这与高校写作教学的不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直接显示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漏洞。提出高校写作教学对策如下: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写作实践,要针对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关键词:申论;应用文写作;警示;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48-02 近几年随着公务员考试兴起的热潮,作为专门用于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应试文体――《申论》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申论》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策论”借鉴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突破。“策论”考察大多是通过考生对一些重大问题展开的论述,来检测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是通过考生在一些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分析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较全面地考察了考生处理各类日常事务的能力,这也是当前社会对于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申论》考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从西汉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在题型、内容、形式等方面有所改变,但是考察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主要通过考生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的必备条件。国家公务员的工作是要行使国家权力,涉及权力的行使,必须注意到公务员的自身素质,说到素质,指的不仅仅是公务员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力的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权利是否能有效行使,只有具备相应能力的公务员才能把权力行使到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职人员。所以对于公务员报考者能力的考察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申论》考试的开展就是对考生能力考查的最佳途径。但近年来,《申论》考试却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我国高校现有的应用文写作模式进行必要的反思。一、《申论》考试所暴露出的高校考生写作能力问题在《申论》考试中,对考生能力的考察主要通过试卷答题的形式来完成。其主要题型共五种,分别是概述题型、对策题型、论证题型、分析性题型、大作文题型。概述性题型主要是概括题目给出资料所反映的中心思想,考察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对策题型要求考生模拟一定的身份,对所给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是对考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考察,在申论真题中提出对策是重要的题型,此类题型在检验考生对于材料的理解能力的同时,能测评出考生的逻辑思维高度及考生成为公务员后能提出实质性解决措施并贯彻执行的能力,因而这一题型值得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论证题型就是根据材料的内容,自拟标题进行论述和论证;综合分析性题型指的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大作文题型主要是根据所给的资料,对某一问题或现象以及所给材料以一篇独立的文章形式进行深度论证。通过上述《申论》考试题型的介绍,不难看出《申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很少有人能在这些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地展开,《申论》考试在内涵与形式上被赋予新的变化,不再像往年那样就题论题,而是问题更具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