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劳务分包管理文件.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务分包管理文件.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19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务分包管理文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三、外施劳务管理施工专业/劳务分包队伍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外施队伍的方针、政策,为适应公司经营机制,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加强外施队伍管理,提高其整体素质;强化基础业务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参照《中城建十二局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部,亦适用于与本公司签订专业/劳务合同的各外施队伍。第三条对外施队管理原则是:“谁使用,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O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四条:年完成产值在3亿元(含)以上的公司要设立外施队伍管理机构,年完成产值在3亿元以下的公司和各项目经理部均应配备专职外管人员具体负责外施队伍管理工作。项目使用劳务分包企业人员五百人以上,必须设置专职劳务管理人员;五百人以下,必须设置至少1名兼职劳务管理人员。第五条:公司工程部外管工作职责1、 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和集团公司有关外施队伍的方针、政策及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相应的规定、办法。2、 负责外施队伍档案管理和外施队作业资质核定工作。3、 负责工程的专业/劳务分包招标工作;负责审核工程的分包合同是否符合建委、集团备案的要求;负责监督、检查、指导项目部劳务管理工作。第六条:项目部劳务管理职责负责本工程各分包企业的用工管理;负责向工程部报送专业/劳务分包计划、月报表等;负责办理各外施队人员的保险、健康证和食堂的卫生许可证等证件。第三章队伍选定第七条劳务队伍的选定必须通过公开、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凡是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上的劳务分包的发包承包交易工作和200万以上的专业承包、专业分包均须进行网上招标投标,招标投标办法按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执行,具体办法见《建设工程专业与劳务分包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单项合同估算价30万元-50万元的劳务分包在公司进行招投标、单项合同估算价30万元-200万元(不含200万)的专业分包在公司进行招投标。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由项目部自行招标但需填写相关表格报公司工程部、经营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才为有效。(表格详见《招标管理办法中的附表》)o4、项目经理、安全员《安全资质证书》及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二)《投标资格预审表》1、 企业简况(成立年月),自有资金情况,帐号,全员人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状况、机械设备状况,现有在施工程情况等。2、 近三年施工主要业绩:局优、市优工程数、文明安全工地数及安全事故情况等。3、 在市建委办理企业登录情况。4、 投标单位资质必须达到三级以上,有足够的管理、施工能力,或拥有一定的材料、机械设备及资金周转能力,从事建筑安装等施工在5年以上,并有一定的企业信誉评价基础。第十条对于新引进的外地施工企业须先到市建委建筑管理处进行登录,然后才能参加投标。招投标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第四章 规范管理第十一•条强化外施队伍内部管理,推行外施队内部六项管理规定,即:“合法用工、安全生产、治安消防、行政生活、财务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规定。”用工管理规定合法用工,队伍进场后必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及时办理注册和***。注册***率达到100%。队伍要具有较强的施工能力,有健全的管理班子,杜绝使用童工,严禁私招乱雇。市建委规定允许跨省市用工,但外施企业必须与其外施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否则按非法用工处理,即所有务工人员均应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队伍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办理《施工企业安全资格认可证》和《施工工地安全许可证》,施工中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法令和各项政策规定,并与用工单位签订《治安消防协议书》,遵守现场规定。行政生活管理规定工地食堂办理《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办理《健康证》,食堂、宿舍、生活区整洁卫生,不得发生食物中毒。财务管理规定遵守国家的财经管理法规,配备专业财会人员,总帐、明细帐、现金帐三帐齐全,分配公开。,要设政工员,要经常性的开展政策法规、形势任务、质量、安全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记录。项目部要对外施管理工作进行自检,每月至少一次,其记录格式见附表一1,记录资料存档以备公司及上级单位抽查之用。公司不定期抽查。第十二条对外施队伍开展“五个一样”管理,即“思想上一样教育、施工上一样要求、生活上一样关心、报酬上一样合理、行政上一样管理”。第十三条五增教育。“五增”教育即指提倡每一名务工人员都应树立“为首都增辉、为家乡增光、为企业增荣、为本队增效、为个人增收”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以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提高信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