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章地铁运输系统由于铁路捷运地下隧道建设费用日益增长,以及针对营运弹性与经济的要求, “小型地铁”(Mini-Subway 或Neo-Metro )的发展正逐渐受到都市运输界的重视。所谓“小型地铁”是指车辆设备、行车隧道、地下车站等的尺寸均较一般铁路捷运系统小的地铁。由于具较小型的轨路设施与车辆设备,使初期建设费用降低,同时在运作上也具有相当大的弹性,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都市中运量捷运系统。 小型地铁的发展理念小型地铁的发展,起源于 19世纪后期在欧洲建造的几个地铁捷运系统,如伦敦、柏林、布达佩斯等,其中以伦敦的“Tube ”历史最久,也最为有名。伦敦的捷运路网共长 400 余公里,其中约有 40%里程在地下。主要施工方法有两种:早期建造的路线,在市区部分系以“明挖覆盖”(Cutand Cover )方式构筑较浅的坑道(称为“Underground ”)而成,使用较宽的矩形车辆,即通称的“Surface Line ”。另外在 20世纪初期开始使用较新式的隧道钻挖( Tunneling )方法,于地下平均 27米深处钻掘隧道(称为“Tube ”),使用较小型车种。这几条市区路线,称为“DeepTube Line ”,或简称"Tube ”。其最深处达地下 67米。当初进行 Tube 路线建造时,由于受制于施工技术水准,内径 米( 12 英尺)的隧道是能够达到的最大极限。同时受地上蜿蜒而行的街道的限制,地下路线亦随之产生了不少急弯。虽然今日的 Tube 规划人员已不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但是当年在此种受限情况下发展出来, “曲折路线,小断面隧道,精缩车厢”的折衷式铁路捷运系统,却在今日的都市运输技术领域中,以“Mini-Subway ”的新貌崛起,成为日受瞩目的中运量捷运系统新秀。除了上述的伦敦 Tube 系统外,世界上尚有其他不少铁路捷运系统使用小型车厢。由于各系统大多系于早期发展,且建造时受限条件及考虑方向未必相同,故有些系统虽采用小型车厢,但隧道内径尺寸并未相对减缩。小型地铁的发展理念主要系基干土木工程费用在捷运系统的建设费用中约占 75 %~ 80 %,其中隧道部分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率。隧道工程费用大致与其断面积大小成正比例,因此致力达成最小的隧道直径,成为工程设计的着力重点,而其所牵连的相关因素也导致了小型车厢的设计取向。英国 Metro-Cammell Ltd .车厂的顾问 曾收集目前欧美使用的捷运车种资料及其配置于地下隧道时的内径尺寸。 1904 年完成的纽约地铁 1890 年营运至今的伦敦 Tube 小型地铁目前在世界各地呈现相当程度的发展: 英国及其欧洲城市,着重于原有系统的整建与扩充;日本方面除了致力于传统铁路车厢及设备的小型化之外,更着手开发“线性马达车厢”;其他地区也开始陆续出现小型地铁型式的 AGT 系统。 小型地铁发展概况伦敦乃至全世界的第一条地铁于 1863 年开通,长约 公里。使用“开挖回填”方式建造,蒸汽机车牵引,后于 1884 年完成“环状线”(Circle Line) 。直到 1890 年12 月建造长 公里,从现称“Northern Line ”的 Kling William Street 站到泰晤士河南岸的 Stock well 站的世界第一条 Tube Line ,并以电动机车牵引,开启了伦敦 Tube 发展的新篇章。此后系统不断扩充,主要着重于原有路线延长、车辆改进及服务现代化方面。长 公里、自 1962 年动工至 1971 年完工的 Victoria Line 是50 余年来的第一条 Tube 铁路新线。它全部采用地下钻挖方式施工,隧道内径 米。 1977 年开始进行将 adilly 线延伸到 Heathrow 国际机场的工程,于 1986 年初完成环绕场区的 公里路线, 成为继美国克利夫兰、德国法兰克福之后,提供市区与机场间直捷服务的都市捷运系统。 小型地铁发展概况 伦敦 Tube Line 另外,从 Baker Street 到 Charing Corss 的Jubilee 新线的第一期工程亦于 1979 年完工通车,使 Tube 路线里程倍增。精缩隧道断面已成今日地铁建造趋 Tube 使用的车厢配合隧道断面设计成具圆弧形车顶的外形。目前 adilly 线使用的是 1973 年车种,列车通常由两个三车组成的车组联挂而成(共六个车厢),头尾车厢配置驾驶室,头部设计有内开的安全门供逃生用。车体由钢架覆铝皮构成,以减轻车重及营运成本。每个车厢长约 米,宽 米,高 米,坐位 44 个,车身两侧各设两个高度延伸到车顶的双开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