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之路.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之路.doc

上传人:PAN 2020/7/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之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述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之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教研教改成绩斐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我们仍需看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相对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远高于“教育”水平;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缺乏职业针对性,除了政治思想课程外,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但大部分是由思想政治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课程与专业脱节,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对学生要求;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对个人认识有偏差、就业心态与现实脱节、就业心理不健全、求职技巧欠缺、创业意识淡薄等问题。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缺失原因剖析 ,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够用为度”误区。所谓“够用”,通常仅限于操作层面够用,而很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将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本公共基础课课时一减再减,有甚至干脆取消。由于人文素质缺失,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做人基本规则;工作生活中过于自我,缺乏理想与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差;文化知识薄弱,自我学****持续发展能力弱。 ,生活中信息量日趋增大,人们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多关注自我利益与物质享受。高职院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极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虽然是中国高等教育一部分,却明显存在着实利主义、工具技术倾向。如果不能保障学生享有足够人文教育、基础教育,将会导致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缺失更加严重。 ,我国实施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教育主要场所是课堂,大量采用模拟场景、案例剖析等方式组织教学。这样难免会出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脱节问题。同时,学校教学环境缺少职业氛围。另一方面,现在高职学校院系体制建构,基本上沿袭了学科领域分工原则,教师最主要工作仍是专业教学与教研科研,参与人文教育、素质拓展训练往往被视为是负担,因而往往被忽视。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剖析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主要涉及到学校、学生、政府与用人单位四个层面。学校是职业素质教育主体。(一)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应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与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核心内容是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用人单位需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程学****各个阶段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将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教育逐步渗透到课题体系中。合理课程体系应该适度吸纳人文社科最新成果,突破专业课程局限,将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能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创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统筹安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度开设人文社科等公共基础课程。同时,要兼顾“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认真研讨课程教学大纲,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密切注意经济变革对人才需求影响,实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大纲与课程内容,保证培养出来学生真正为市场所需,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