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信阳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彭超 2014-9-12 1 绪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3 、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4 、教学方法:讲授法。 5 、教学手段: 面授 PPT 6 、教学过程及步骤:(2 课时) 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 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 2. 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二、组成: 1. 四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2. 各系统的作用: 三、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五、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提出希望。六、布置预****作业。 2 第1章汽车传动系第一节概述 1 、教学目的: A 、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B 、了解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 C 、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功用、组成及种类。 D 、掌握汽车的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的布置形 2 、教学难点: 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动系布置形式。 3 、教学重点: 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5 、教学手段: PPT 图片 6 、教学过程及步骤:(2 课时) 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 汽车牵引力的产生: 汽车在行驶时, 路面对轮胎边缘施加的反作用力 F, 这个力称为牵引力(驱动力)。当牵引力增大到能克服汽车静止状态的最大阻力时, 汽车便开始起步。 2. 汽车行驶的阻力: 汽车在行驶中遇到各种阻力,有滚动阻力 Ff ,空气阻力 Fw ,上坡阻力 3 Fi 和加速阻力 Fj4 种,其阻力因轮胎,路况,车况,车速,载荷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3. 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汽车的行驶情况取决于牵引力与总阻力的关系。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匀速行驶或处于静止状态;当牵引力大于阻力时,汽车加速行驶;当牵引力小于阻力时,汽车减速行驶或无法起步。而牵引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发动机输出扭矩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同时还取决与轮胎于路面的附着性能。二、传动系的作用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 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三、传动系的形式 1.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 1 、机械式 2 、液力机械式 3 、静液式 4 、电力式 2. 按传动比变化分 1 、有级传动系 2 、无级传动系 3. 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 1 、强制操纵式 2 、自动操纵式 3 、半自动操纵式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传动系的布置主要与发动机的类型,汽车的用途和汽车中心的位置有关。 1. 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 FR) 4 2. 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 3. 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 4.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 MR) 5. 全轮的传动系(nWD) 五、汽车驱动行驶的表示方式汽车驱动行驶可用全部车轮数乘驱动车轮数或全部车桥数乘驱动桥数表示,对于越野车也可用 nWD 表示。六、总结本节课内容。七、布置课后作业:课本 P6 思考与练****一) 1、4 (三) 3 1 、牵引力产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通过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使驱动车轮得到一个扭矩 Mt ,由于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在扭矩作用下,接触面上轮胎边缘对地面产生一个圆周力 Fо, 它的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路面对轮胎边缘施加一个反作用力 Ft ,其大小与Fо相等,方向相反。 Ft 为外界对汽车施加的推动力,即牵引力。 2、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有什么关系? 为使汽车正常行驶,车轮在路面上不打滑,则必须保证附着力大于或等于牵引力;而牵引力必须大于等于汽车行驶阻力。 3、传动系的布置有哪几种形式? 发动机前置, 后桥驱动的传动系( FR型); 发动机后置, 后桥驱动器的传动系( RR型); 发动机前置, 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 型); 发动机中置, 后桥驱动的传动系( MR型) ;全轮驱动( n WD型)。 5 第二节离合器 1 、教学目的: A 、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B 、掌握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C 、重点掌握典型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部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 D 、熟练掌握离合器的检验与调整方法 E 、掌握离合器常见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2 、教学难点: 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 、教学重点: 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4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