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文化小故事集一、使命和责任1、国庆阅兵的靓丽风景线2008年12月,董晴接受了光荣的使命,参加建国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活动,成为了阅兵徒步方队中女民兵方阵的受训队员,接受了近一年时间的封闭式集中训练。训练是艰苦的,每日天不亮便起床训练,寒风中站立,雪花中踢腿,一次次被凛冽的寒风吹倒,一次次在寒冬里大汗淋漓,脚腕红肿,膝盖积水,腰锥出现问题。坚持,坚持,再坚持⋯⋯在董晴身上就散发着一种燃烧激情、力争上游的魂魄,它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热情的。2008年7月特别检查部正式成立后,因工作调动2008年7月14日,她有幸成为特检部二科四班的一员。这个班组是一支由16名年轻检查员组成的运用特种装备(微笑特殊技能(安全检查执行特殊任务(负责T3国际国内要客通道检查的安检团队。如今的她已经成为特检部二科四班的一名班长。她带领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燃烧青春。使我们真正的成为了一支安全,高效、具有战斗力的队伍。圆满的完成了奥运期间的勤务保障工作。于2008年10月在她的努力和付出的下,她所在的班荣获了2008年度先进班组的光荣称号。点评:作为集团50000余名员工的代表,神圣的使命在召唤着她,肩上的责任在鞭策着她,她不畏艰难,克服病痛,光荣完成了国庆阅兵的光荣使命,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国门女性的风采。2、人生征途的加油站吴明亮,公共区业务部门禁科副科长,在1999年国庆阅兵有过精彩表现。第二次参阅,他的训练劲头不减当年。盛夏的北京,烈日炎炎,训练场的地表温度最高曾达52摄氏度。“播放、慢放、停止,倒回来、逐帧画面播放。看!”训练间隙,吴明亮指着画面上排面弯曲处的队员,“第四名枪刺高出约一厘米,第七名劈枪软、不干脆,倒数第三名踢腿没有一步到位。”原来,他们是运用录像回放系统分析原因、纠正动作。苦练加巧练,严抠加细训,为了阅兵的完美一刻,吴明亮和他的战友们不断的重复着一个个动作,书写预备役队员的新风采。周围的战友问他:“你条件这么好,明知受阅训练艰苦,为啥还来?”他以笑作答:“我有今天舒适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得益于国庆50年阅兵的经历与收获。这次参阅我是报恩来了!”在日常训练当中,吴明亮表现出色,不仅当上了班长,而且还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十月一日——举国欢庆的日子圆满结束,吴明亮带着对祖国满腔的忠诚和安保公司4300多名同事的重托,在天安门前成功的通过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再一次圆了他的“阅兵梦”。点评:懂得感恩,懂得奉献,在艰难困苦面前从不低头,10个月艰苦近乎于苛刻的训练,他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二次参加阅兵方阵的“老人”,能都再一次代表全民航人光荣的走过天安门是他坚定的信念,承载着民航人的希望,无论艰难困苦,都勇敢前进,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当代民航人的风采!3、“金牌母亲”的微笑“金牌母亲”的微笑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一定在想:金牌母亲是谁?她的微笑与常人有什么不同?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发生在T1航站楼人身安检现场的一件平凡又感人的故事。2008年9月16日下午16点40分,正在服务台执勤的员工于燕,像往常一样,做好服务台的工作后,对现场进行关注时,发现在人身安检1号通道有一位老人,眉头紧皱,一会低头看看手中的登机牌,一会儿抬头左右张望。凭着现场工作的经验,安检员于燕认为老人一定是遇到了难处,需要帮助。这时,于燕交接好服务台的事情后,就主动走到老人跟前,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话语向老人询问:“您好,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当老人看到于燕时,就像沙漠里发现了绿洲,兴奋的拉住她的手说:“我第一次坐飞机,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你能帮我找到该去的地方吗?”安检员于燕愉快的答应到:“您别着急,我负责送您到登机口!”边说边拿起老人的行李,陪同老人向登机口方向走去。在送行的途中,于燕与老人进行沟通,得知老人叫冯玉霞,是残奥运动员张振的母亲。残奥运动员张振在本届残奥运动会凭着自己的实力分别获得了T11级别的1500米和5000米两项运动项目的冠军,让人折服。能为冠军妈妈排忧解难,也是做为安检员一次难得的机会。正是安检员于燕的热情服务,使这位冠军的母亲——金牌母亲,在到达登机口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金牌母亲”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对安检工作人员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对安检工作人员的细致周到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当场写下了表扬信。点评:用我的真情换取您的微笑。于燕用她的爱心,用微笑、用热情让旅客在首都机场安检露出了笑容。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服务的含义。在保障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更好的为乘机旅客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让旅客感受到来自第一国门的温暖,体验中国式服务魅力是每一名员工的责任。4、液体做成的人西区业务部三科的安检移交员胡双元有了一个绰号—液体人。说起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故事。奥运期间,安检工作中,许多旅客携带液态物品,安检员按照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