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由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四部分组成,具体教学要求如下:第一部分: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是对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以后,生产实习3学分,时间2周。一、(1)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2)通过与建筑工地、管理单位及政府的主管部门的接触,使学生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基本建设过程和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3)实习期间,学生到生产第一线,深入生产实际参加施工技术组织、施工管理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工作,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4)通过生产实习,密切接触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加强培养专业素质。 :(1)学生可持学校介绍信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将工地同意实习回函,寄回学校,经指导教师同意,即可到该工地实习;(2)指导教师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工地,同一施工现场不宜集中过多学生,因此省级及地方电大主管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实习工地。实习期间,学生在工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如下岗位:(1)参加工地质量监督工作。(2)参加工地测量放线工作。(3)参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4)参加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5)参加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研究及实验工作。(6)参加标书的编写工作。(7)参与相关合同的管理与索赔工作。二、(1)指导教师应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本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2)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实排、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3)每位教师指导实习学生,专职教师不得超过  30人,兼职教师不得超过20人。(4)指导教师在实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实习期间定期下工地实习点,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工地的实习负责人密切配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情况、实等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实习期间,学生以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助理的身份参加工作。 (2)学生应服从工地指导,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学习,做好相关工作。(3)学生应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工作累,条件艰苦的困难。 (4)学生应每天记好实,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得旷课、迟到或早退,一般不得准事假。三、生产实是学生积累学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每天认真记录工作情况、心得体会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根据每天工作情况,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2)遇有参观、讲课或专题报告会及技术交底等机会,学生应详细记录这部分内容,并写出本人的心得体会。日记内容除文字外,还应有必要的插图或表格。 ,由学生本人撰写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工地地点、承包公司、结构类型、建筑规模、工程概算、工程量及施工方法、施工单位的组织机构。(2)简单的平、立、剖面图。(3)个人的实习工作内容。(4)个人在实习中协助工地做了哪些创新工作或有哪些新的见解。(5)实习中的体会及对今后实习的建议。四、实习成绩的评定实习结束时,工地的实习负责人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作出书面评语,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及实、实习报告、出勤情况,综合评定成绩。生产实习成绩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生产实习期间学生因故累计有三分之一时间未参加实习者,不予评定成绩。凡实习未通过者,不取得该学分。 第二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必修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建议安排在第四学期以后,课程设计3学分,时间不得少于3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以培养正确地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方面问题的能力。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大作业)包括以下四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监理。每个课群组需选择两项课程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混凝土结构体系荷载的确定及传递方式。(2)掌握结构的平面布置。(3)掌握单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