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公司特征公允价值与审计收费.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司特征公允价值与审计收费.doc

上传人:小雄 2020/7/26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司特征公允价值与审计收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特征、公允价值与审计收费摘要:公允价值资产计量模式的应用促使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增加审计工作量来降低审计风险,导致审计收费的提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征,本文采用Siinunic审计定价模型,以深沪两市A股1433家上市公司2007-2013年相关数据为样本,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运用及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没有证据显示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审计收费高于成本减折旧模式;审计费用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公允价值的披露比例、公允价值测量的难易度、公允价值计量披露方式存在相关性,但与聘请外部评估师的相关性不显著。关键词:公允价值;’市'计费用;公司特征;市计对象中图分类号:F23943文献标识码:A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公允价值资产计量模式被逐渐推广开来,充分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步伐。公允价值本身就具有先天不足的风险,面对正处资本市场发展起步阶段的中交易”,是公允价值推广成功的关键。上市公司在历史成本模式下计量的资产净值远远低于其公允价值,如果完全改变计量模式,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模式作为企业的主要计量模式,让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真实价值,但我国尚不具备广泛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客观条件。据统计我国大多数行业都属于“相同资产的市场价格一般都不可得”层次,其公允价值缺乏相对准确的评估依据。因此,需耍审计师们提供公正准确的审计意见。近年来,国内审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会计、审计公司在招揽业务时纷纷采用低价策略,但审计超低价的背后是否充分考虑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是否充分保证审计质量,这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其对审计费用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历史成本计量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否存在差异?对于不同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而言这种差异是否有所不同?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四种被审查的属性与审计费用之间又会是怎样的关系?聘请外部资产评估师对于公允价值的估测是否提供帮助?对于这些问题,木文将以国内1433家上市公司2007-201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以及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试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新会计准则对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内容与范围作出规定,耍求其必须对客户公司公允价值的四种属性进行审查: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比例,公允价值评估的复杂度,公允价值的识别和披露以及外部房地产评估师的使用效果,我们利用这四种变量分析公允价值模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第二,我们将采用不同计量模式的公司进行比较,选用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两个公司特征作为辅助变量,分析比较公允价值模式与历史成木模式下的审计费用。一、文献回顾Jensen和Meckling(1976)[1]将审计费用定义为代理成本之一,其来源于所有者(资本)和公司管理层(代理)之间的合同安排。而对审计收费的研究始源于20世纪70年代,Simunic(1980)[2]是最早提供有关控制成本决定因素方而理论和实证结论的学者之一,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索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业务复杂度等。后人的研究也主要围绕Simunic审计定价模型展开oLinck(2008)[3]认为规模大的公司由于监管难度更大或者由于现金流代理问题而使得其代理冲突更严重,其审计难度也就更大、审计收费更高。蒋义宏等(2004)[4]提出,审计费用受公司规模特征的影响,在被市计对象风险、复杂性、盈利能力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规模大的公司业务发生频繁,业务量大,审计抽样规模也相对更大,因而伴随着更高的审计成本和更人的审计风险。Hay等人(2006)[5]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审计市场,决定审计费用的因素大致被分为客户属性、审计师属性和审计合同条款三类,其中客户属性最为重要。Srinidhi等(2006)[6]研究表明,审计费用会随着公司规模、盈利能力、风险、客户复杂性等的增大而提高。金智(2010)[7]运用私有信息交易理论,研究认为盈利能力差的公司往往更倾向于盈余管理,增加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费用。基于以上综述,本文认为将公司特征作为研究公允价值与审计收费关系的辅助变量具有理论支持。随着会计计量模式的变革,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效果对审计收费影响的文献也越来越多。早期的实证文献,如Hackenbrack和Knechel(1997)[8]的研究表明,判断公允价值测量的难易度是审计评估的内在挑战,根据IFRS规定,审计师通常会使用长期序列现金流或近似公允价值的可用性指标进行测量,如果难度越高,则其测量程序越多,审计工作就越多,这也会提高审计成本。oncharov等(2014)[9]在Libby研究的基础上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