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并能进行判断。?,能够书写电离方程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四单元离子反应??(1) 电解质:在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2) 非电解质:在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化合物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弱酸: H 2S、H 2 SO 3、 HF 、羧酸等;弱碱: 氨水;两性氢氧化物: Al(OH) 3;水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 HNO 3、 H 2 SO 4、 HCl 等; 强碱: NaOH 、 KOH 等实 例既有电离出的,又有电解质分子只有电离出的,不存在。溶液中存在的溶质的微粒电离电离电离程度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类型溶于水后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的电解质概 念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阳离子电解质分子部分共价部分阴、阳离子?【想一想】?1. CO 2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CO 2 是电解质吗? ?答: 判断化合物是不是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仅仅是一个条件,关键要看是不是化合物本身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CO 2 的水溶液导电是由于 CO 2 和水化合生成的 H 2 CO 3 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 CO 2电离出的,故 CO 2不是电解质。?,那么氯化钠是电解质吗? ?答: 食盐( 氯化钠)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在固态时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判断时应根据电解质的概念。?, ?主要包括和的氧化还原反应。?2 . 离子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书写的具体步骤是“一写”、“二改”、“三删”、“四查”,与化学方程式相比较,离子方程式可表示反应。例如: H ++ OH -=== H 2O ,就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有离子参加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一类?【想一想】?判断下列几个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 为什么? ? KClO 3和 MnO 2的混合物制氧气。?答: 不是,因为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答: 不是,浓硫酸以分子形式参与反应,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答: 是。?。?答: 不是,氨气和氯化氢是分子间反应, 无离子参加。?【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种溶液中,导电能力较强的就是强电解质? H 2 SO 4是电解质溶液?,它是非电解质?D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量越多,导电能力越强?解析: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解质强弱无关。?答案:B ?(1)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这两个条件, 只要满足其中之一即可判断某化合物为电解质。?(2) 电解质的强弱是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的,与任何外界因素无关。?(3)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 BaSO 4、 CaCO 3等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相反,能溶于水的未必都是强电解质,如 CH 3 COOH 、 NH 3·H 2O等虽然能溶于水,但溶解时只有部分电离,故这些是弱电解质。通常以选择题型来考查,一般紧扣概念即可解决。?() ? 3 COOH B . Cl 2 C. NH 4 HCO 3 D . SO 2 ?解析: 选项中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是否属于非电解质,要按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范畴是化合物, B 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SO 2 水溶液虽能导电,是因为 SO 2 与水反应生成 H 2 SO 3, H 2 SO 3 电离出 H +和使溶液导电, 而不是 SO 2直接电离出导电离子。?答案: D ?() ? A.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 .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可通过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判断强弱电解质?D .在 NaHSO 4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Na +、H +、、 OH - ?解析: A 项中纯碱是 Na 2 CO 3 属于盐; C项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D 项中 NaHSO 4 的电离方程式为: ? NaHS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