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修概括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一) 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 管理的概念:( P5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 管理的基本职能:( P6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 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蔡 P5 )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 管理二重性:(蔡 P15 ) 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蔡 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 在管理实践中, 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 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 管理者的角色:( P7) A 、人际角色: a 代表人 b 领导者 c 联络者; B、信息角色: a 监督人 b 传播者 c 发言人; C 、决策角色: a 企业家 b 冲突管理者 c 资源分配者 d 谈判者( 5) 管理者的技能:( P8)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二)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 霍桑试(实)验:( P18 ) 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 1924 —— 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第二阶段,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第三阶段, 大规模访谈; 第四阶段,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 1933 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 P22 ) 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 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 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P13 )a 、工作定额 b 、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 亨利· 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P15 )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 条原则: 1: 分工 2: 权力与责任 3: 纪律 4: 统一指挥 5: 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 报酬合理 8: 集权与分权 9: 等级链与跳板 10: 秩序 11: 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精神 14: 集体精神。( 3) 马克斯· 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P17 )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 8 个特点。(4 )人际关系学说要点: 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 数量管理理论)( P20 ) 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 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b 、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 P21 )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 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 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 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c 、权变理论学派( P21 )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d 、学习型组织理论( P22 )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 6个方面。( P22 ) 3.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