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后强化训练 29 能量守恒和能源一、选择题 1. 在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发生危机时, 核能由于其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能源, 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但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和 2011 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等, 使各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不得不高度重视。造成核电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D) A. 核废料不好处理 B. 核能发电技术还不成熟 C. 只有核裂变可控, 核聚变不可控 D. 意外发生核泄漏时, 会产生放射性污染 2. 下列有关能或能源的讨论中, 你认为错误.. 的是(A) A. 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 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 B. 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有限, 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C. 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 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D. 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潮汐能等是取之不尽的【解析】A. 人类消耗能量的过程, 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其总量是保持不变的。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的说法是错误的; 、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总量不断减少, 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C.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会发现和利用新能源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D. 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潮汐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是取之不尽的。 3.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C) 【解析】A、B、D 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内能增加。C 是气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 4. 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 错误.. 的是(D) A. 向热汤中滴入香油, 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是由于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 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 鸡蛋就破了, 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用吸盘挂钩挂铲子, 是利用大气压强 D. 土豆沉入水盆底部, 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解析】向热汤中滴入香油, 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是由于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 A 正确; 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碰, 鸡蛋给灶台施加力,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灶台也给鸡蛋施力, 鸡蛋便破了,B 正确; 塑料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 利用的是大气压,C 正确; 土豆在水中下沉, 是因为土豆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 错误。 5. 进行核裂变的条件是(B) A. 温度必须很高 B. 必须用中子轰击 C. 必须用质子轰击 D. 自发进行【解析】一个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 会变为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就是裂变。所以, 进行核裂变的条件是必须用中子轰击。 6. 《舌尖上的中国 2 》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 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 对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认识正确的是(C) (第6题)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 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 使榆钱饭蒸熟 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 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解析】A. 煎锅一般用铁制造, 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 使榆钱饭蒸熟; D. 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选 C。